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我校学子参与“亚太论坛——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获益良多

文字:吴文嘉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7-26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2010年7月20日,香港科技大学主办的“亚太论坛——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The Asia Pacific Forum -- Green Life, Sustainability)”在香港科技大学开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三名学生,经贸学院吴文嘉,管理学院龙漪冉,教育学院李冠荣,共同参与了该论坛。

    “亚太论坛——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商科院学生会以及工科院学生会共同举办。论坛为期5天,共有6个国家超过50名参与者。论坛行程包括讲座、主题演讲、展板设计及展示、访问企业及机构等等。

环境问题越演越烈 全球面临严峻挑战

    首日开幕式,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Paul Forster致辞。他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同学和老师表示欢迎,并阐释了他对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Paul Forster提到在提倡绿色生活的同时,需要兼顾社会环境、科技和经济。只有在这三者中找到平衡,环境保护才能够真正得到实现。

    Paul Forster在论坛第三日的演讲中继续了他对环境问题的阐释。在这次演讲中,他重点解释了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包括人类文明起源、分配不公、石油和网络的发现与发明,以及商业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Paul Forster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当今消费者是否需要自己所买的物品?绿色商业的额外价格由谁承担?科技是否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社会的传统观点是否正确?


Paul Forster致辞

  论坛的第二日,香港民间组织“环保触觉”创始人及主席谭凯邦做了演讲。他主要指出了香港高楼林立的影响(Wall effect)。他认为,香港气温升高、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都与随地拔起的高楼相关,这种现象导致了空气流动不顺、楼宇光照不足、视线阻隔、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和政治腐败。

体验环境问题 了解地球历史

  论坛成员参观了位于香港天水围北部的湿地公园,了解关于生物多样化、文明发展、自然保育等知识;参观了香港太空馆并观看了全天域电影《River at Risk》,学习美国大峡谷的科罗拉多河以及其他河流的环境问题;第四日,论坛成员也访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机电工程署,认识香港在机电安全、节约能源方面的进程。

  第三日论坛成员集体观看了纪录片《家园》。该纪录片详细记载了地球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存问题。最后,该纪录片提出了保护地球的希望仍在,而全球各国应该共同合作,迎接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

论坛成员主题演讲 我校学生取得佳绩

  论坛第四天早晨,7组成员分别对三个不同的话题进行了演讲,题目包括:“绿色生活真的‘绿色’吗”,“绿色生活是否能够持续”,“绿色生活能否加以规制”。我校教育学院学生李冠荣所在小组获胜。该小组演讲题目为“绿色生活真的‘绿色’吗”,来自不同国家的小组成员分别从本国角度出发,介绍“绿色生活”。最后,小组得出结论,提倡人们必须把环保提升到“情感”的角度,把环保融入生活之中。

  演讲结束后,各小组设计并制作的展板也在科技大学的校园内展出,展板主题为“如何使生活更环保?”。我校经贸学院学生吴文嘉所在小组所设计的展板取得了第一名。


获奖展板

论坛完满结束 我校学生表示获益良多

  第五日,“亚太论坛——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告一段落。论坛主席Derek Cheung向来自各个学校的论坛参与者颁发了证书和纪念旗帜。我校学生龙漪冉、李冠荣、吴文嘉也代表我校向论坛主办发赠与了纪念品。


颁发证书

  我校学生龙漪冉在论坛结束后表示,该论坛使其获益良多,加深了自己对国际热点话题和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并启发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她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朋友结下了友谊。她认为此次香港之行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