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创新班)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学校于8月24日开始启动了第一届国际商务专业(创新班)(以下简称(创新班)招生考试工作。近日,为及时了解创新班招生考试工作,记者对广外副校长刘建达(以下简称刘)、教务处处长詹文都(以下简称詹)做了一次专访。
记者:据我所知,创新班招生考试工作基本结束,您能否介绍下创新班招生考试工作情况?
刘:创新班是学校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改革一次重大突破,整合了学校其中的两个考生志愿报考集中度非常高的专业——国际商务和商务英语的综合优势。通过对创新班的大力宣传,第一届创新班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高度关注。根据考试报名统计,参加笔试的学生有1800多名,占了2010级新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在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创新班考试工作开展十分顺利。在整个招生考试工作中,做到了程序公开透明、信息及时公布,考试结果公平公正。
詹:在仲伟合校长的亲自指导下,我们在考试具体组织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一是考务培训。所有参加招生考试的工作人员都接收了严格的保密教育、考务培训。二是信息公开。从考试方案、招生通知,到考生的高考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录取结果等,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在校园网上公布。三是科学安排考试流程。特别是在面试中,我们采取了“临时组合”策略。考试面试官是临时抽签组合,考生也是临时抽签按序号决定进入哪个面试考场。四是组织充足的人力统计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并多次交叉校对。五是召开招生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会议,严格按分数高低确定录取名单。创新班从招生考试到学生录取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请有学校纪检人员监督。
记者:创新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样的?
詹:开设国际商务专业(创新班)是落实学校党委和隋广军书记提出的“两院两基地”战略构想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技能,具备经济、管理、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和国际商务礼仪,能胜任高层次国际商务管理的高素质国际商务创新型人才。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下创新班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
詹:创新班主要依托学校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第二专业为商务英语专业),整合相关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和法学院)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具备经济、管理、法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的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在国际商务专业和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管理、法学等相关专业的课程和从事企业管理必需的各类实务课程。该班基本实行全英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同时将实行导师制,每8~10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毕业时考核合格,可授予在教育部注册的国际商务专业学历证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颁发的第二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和文学学士学位证书;毕业时考核如只符合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要求,则只授予国际商务专业学历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如不符合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要求,则只发放国际商务专业结业证书,不再发放第二专业相关证书。
另外,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除在校内挑选优秀任课老师外,还将聘请行业专家学者,提供参加企业家论坛或MBA课程讲座等学习机会。
记者:当期,不少学校都在开设各种各样的实验班,我们学校的创新班的亮点在哪里?
刘:同其他院校相比较,我们创新班的亮点可归纳为“顺势而为,强强联合。”目前,珠江三角洲正处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纲要》提到要把珠三角建成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重点发展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构建规范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所以说,学校提出建设创新班是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
我校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依托的专业包括相关学院的所有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已建成省级名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和会计学这三个专业分别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创新班充分依靠学校的外语办学优势和特色,实现了优势专业间的强强联合。
记者:创新班建设“新”在何处?对学校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詹:首届创新班作为仲伟合校长亲自主持的教育部“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建设内容,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重大意义:一是深化了我校专业教学和外语教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二是在为少量新生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方面进行探索;三是对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从学生第一年开始进行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总学分为205学分,并不是两个专业课程学分简单相加;四是在夯实学科基础课的同时,更加强化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即: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五是重视学生国际化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对国际商务规则和国际商务礼仪的学习;六是加强本科生导师工作,对导师与学生的比例提出了要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保证指导的效果。
刘:创新班进行的是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贯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针政策(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凸显特色)的创新之举。有助于全面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具有广外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及综合配套改革积累经验,并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