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激情澎湃的校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一幕幕难忘的场景却依旧萦绕在我们的脑海。在亚运到来之际,认真办好一届校运会无疑是对亚运最强有力的支持,而每一个参加校运会的教职工或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亚运的支持,广外人用自己的激情与汗水奏响了亚运的前奏曲。
精心准备为摘冠
在4*100米接力比赛中,男子组和女子组的冠军皆由管理学院获得。该院一名男选手透露了他们的夺冠“秘诀”,赛前除了加强速度训练外,还特意培养了交接棒时的默契,他认为交棒时的默契很重要。女选手也深有同感。另外,她们在训练时也与男子接力队交流,在交流中改进了许多细节问题。
在男子铁饼比赛中,经贸学院沈德燊的旋转式投掷铁饼“惊艳全场”,他也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冠军。他向记者透露,他之前训练过旋转式投掷法,这对自己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呐喊助威齐欢腾
不绝于耳的加油欢呼声无疑是校运会上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同时,各学院自组的啦啦队也在场下展开无形的“厮杀”。欢呼声的分贝数、道具“给力”指数、大本营人数密度,都是此次较量的重头项目。
看台处也“弥漫着硝烟”
看台上,彩带、气球、横幅标语让原本有些冷清的赛场变得缤纷多彩起来。其中,经贸学院的啦啦队尤其活跃,每一次欢呼都震慑力十足。塑料手掌和哨子是他们每人必备的装置,此外,他们还安排了专门的鼓手坚守在跑道前的大鼓边,用鼓声点燃激情。广播中“经贸学院”此关键词一起,伴随而来的便是响彻赛场的雀跃欢呼。

打鼓助威,我们最棒
靓丽风景乃裁判
学生裁判是赛场上的红衣使者,是比赛中公平与正义的代言人。有的裁判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计时员的注意力必须十分集中;负责记名次的同学有时还需要用上照相机进行记录。还有的裁判如交警般的在赛场边指挥秩序,保证赛道畅通。

一丝不苟的红衣裁判们
而主裁判周俊飞老师头带皮夹帽,身穿裁判服,配戴一副太阳眼镜,在场上认真地工作着,这“西部牛仔”的造型十分引人注目。
激情传递千万家
校运会上师生的热情不仅给深秋增添了暖意,更吸引了学校附近的居民前来关注。

小朋友们也来“围观”
在教学楼施工工地的工作的两位中年妇女边织毛衣边看跳远比赛,到了精彩时刻,她们停下手里的活,伸长脖子,踮起脚尖,“张望”赛况。
一位住在我校附近的男子专程过来观看校运会。他说,我校学生很有活力,比赛很精彩激烈。
记者手记
无论是运动员,啦啦队,裁判员或普通民众,他们都表达了对运动的极大热情。在亚运到来之际,他们对运动的激情正如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奏响了亚运的前奏曲,也诠释了亚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