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广外达人】许若嘉:以自信笑对人生,用热情赢得精彩

文字:记者 蒙开旭 实习生 聂烽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1-07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许若嘉,东方语言文化学院07级日语系的学生,他的简历十分精彩。从学院团委副书记、文娱部部长、学院07级级长、校艺术团副团长、策划外联部长,到作为首届中国-印度大学生友好交流论坛的中方代表,在社团活动中,他崭露头角,不断挑战自我,成就斐然。在学习上,他也名列前茅,力拔头筹,获得笹川中日友好奖学金、镇泰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等奖学金。生活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但他总能以最坚强最自信的姿态去面对。

初生牛犊不怕虎  迎新晚会显风采

  大一时,很多人是懵懂的,羞怯的。然而,许若嘉却表现出了别样的积极与勇敢。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出色地组织了一次完美的迎新晚会。当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院已经准备放弃举办迎新晚会,可他不甘心,抱着一颗勇于尝试的心,主动向老师请缨,许下会带领级委们完成任务的承诺。而新人自己举办迎新晚会,这在东语学院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

  “要知道,我们对如何举办一场晚会的了解为零!”许若嘉微笑着说,“但我觉得我需要主动找任务,尽可能早地找到学习的机会。”接过任务后,许若嘉带领团队,从零学起。   

  “要对得起自己说过的话。”,这是许若嘉给自己定下的信条。他不断地学习,请教,组织讨论,开会,改策划,找班委和辅导员沟通。“有心人,天不负”,经过漫长的准备,一场由大一新生主办的迎新晚会圆满落幕,取得了一致好评。辅导员满意的评价说:“许若嘉很有魄力和领导能力,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2007年迎新晚会

  “虽然当时我才大一,但我很珍惜每次机会。勇于尝试,我不怕丢脸。就算全世界都不认同我,只要是正确的,我也要认同我自己。”这样的话是他辛勤努力与非凡勇气的最佳注脚。

珍惜每一个机会 爱尝试敢创新
  在首届中国-印度大学生友好交流论坛会上,许若嘉作为中方代表即兴发表全英演讲,内容是“在中印关系上作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团体之职责”;在广东省-兵库县中日友好访问交流团里,他是访问活动全团联欢大会唯一的中方司仪,并作为代表与兵库县立大学校长互赠纪念品。

首届中国-印度大学生友好交流论坛会 

 
      许若嘉(前排左二)与广东省-兵库县中日友好访问交流团

 “有学习的机会就一定要争取。”,这是许若嘉的信念。他不仅敢于试,更是努力做。英语并不是他的专业,但能够在交流论坛中做全英演说,是他一直努力学习的结果。敢于创新是他身上的另一种品质。他在学院成立首支自发组织的舞蹈队“牛仔很忙”,并担任队长,多次带队演出。


许若嘉带领的“牛仔队”

  他的创新精神和独特视角,让简陋的学生活动中心成为晚会的舞台,让传统的迎新晚会成为与观众互动的狂欢盛宴;让看似没有激情的东西变得具有活力,他不仅独特,更是有能力。大二时,他身兼多职,却依然游刃有余地拿到了多项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如何能做到学习与工作两不误?“积极地寻找工作与学习间的共通点,把工作当做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并且认真、高效率地去完成。”这是他给出的答案。

对团学不离不弃 对同学乐于奉献

  “出色的领导”、“富有热情”、“口才很好”、“乐于助人”和“诙谐幽默”,这都是东语团学成员对他的评价,诚恳而真实。

  有些人在团学工作一、两年便由于各种原因逐渐退出,而如今快要走出大学校门的许若嘉却依旧活跃在团学培训的讲台上。他由于出自团学,所以十分感激团学对自己的培养,而回报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所学的知识传承下去,所以他一直不离不弃。他告诉团学成员要时刻充满热情,做到团结齐心;他也希望团学成员们能够多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尝试不同的任务,并把各自的潜能尽量发挥到极致。


以知识回报 用热情传承

  而对于“乐于助人”的评价,他十分谦虚的说:“我只是将对某件事情的处理建议告诉他们,充当的只是一个“分享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且他人的建议只是参考,做成事情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思考。”

后记:
  对记者来说,这是一次轻松的交谈,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交谈中,许若嘉始终以他的自信和幽默感染着我们,同时他也很真诚地向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不只是有理想有蓝图,他也在认真仔细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我们衷心地希望他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Life is tough,but I’m tougher”,以自信笑对人生,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