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前面是哪方,谁伴我闯荡?”12月4日,由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广东省201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外语、外贸、涉外、管理类专场)”在北校区运动场隆重拉开帷幕,近万名来自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激烈竞逐逾160家企业提供的2100多个岗位,供求比例约为1:5。
广东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郑建辉,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会长朱国华,我校校长仲伟合、党委副书记许国彬等领导莅临见面会现场进行指导。
![](/__local/0/6A/43/CB46A5EAA456720DDC4DE3647EA_96C615B0_6075E.jpg?e=.jpg)
招聘会热闹非凡,场面壮观
现场:提供一流服务,办优秀招聘会
招聘会尚未拉开序幕,现场早已在精心准备。阳伞一顶接一顶环绕整个操场,每个用人单位的摊位都准备得妥妥当当。认真的志愿者一大早就站在阳伞旁,开始一天的服务工作。操场荡漾着悦耳的轻音乐,一扫求职者的紧张和疲倦。而操场的各个角落还设有提供饮用水和食品的摊位,以方便求职者的需要。中午时分,现场还会提供盒饭。这场精心布置、服务周到的见面会得到许多求职毕业生的肯定和赞赏。
![](/__local/7/5B/AF/E93A569FD4AC05483202CF4723D_A4A48726_307C3.jpg?e=.jpg)
校领导们亲临现场,时刻关注学生的应聘情况
仲伟合和许国彬都高度肯定了此次供需见面会。许国彬在用“自觉、认真、热情”六字评价见面会的同时,也表示从校领导到基层学生组织,所有工作人员都抱着自觉的态度、秉着负责的精神积极协调工作,努力促成这次招聘会的成功举行。许国彬还高度赞赏学校各级干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的认真精神,“总之一句话,我们一定要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一流的服务,让大家满意。”
求职者:看重企业发展前景,二线城市有望成“新宠”
供需见面会上,企业类型呈现多样化,大型国企、外企、三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及中小型民营企业应有尽有,以满足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一些热门的摊位,如房地产、外贸、国企等摊位前一下子就排起长龙。记者了解到,今年应聘的毕业生不止看中企业的规模和待遇,更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华南师范大学日语系钟同学和我校日语系陈同学不约而同地表示拒绝“海投”简历,一定要找与所学专业对口且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企业的发展前景则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只有企业发展前景好,个人才能才有施展的空间。”
所在地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企业以及知名国有企业最受毕业生的青睐。诸如中国青年旅行社、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广州银行、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等大企业的摊位前门庭若市,相比之下,一些名气不大、地处二流城市的民营企业门可罗雀。不少毕业生表示,国企发展更加稳定,工作也较轻松,而多数民营企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让人不放心。有学生甚至坚决表示不会考虑知名度低的民营企业。
![](/__local/0/65/51/16CCBE66223701E5093A1EE113F_74CC221B_1F265.jpg?e=.jpg)
应聘者努力准备,向理想企业迈进
对部分毕业生而言,他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二线城市的企业。据悉,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也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多份统计资料表明,“京、沪、穗、深”曾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次之。如今,大城市生活消费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使“事情正在起变化”: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广州科技贸易学院夏同学是第二次参加招聘会,这次主要是为外贸跟单员的应聘而来。问及是否会选择二线城市发展,他表示,如果职位前景比较好,自己比较适合这份工作,在哪里都无所谓,关键看自己的能力。
面试官:不同企业对所需的人才要求各有侧重
广州盛华信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积极主动的人更容易受到青睐。他提到,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过于娇气,连最基本的自我介绍都没准备好,甚至懒得自我介绍,直接叫面试官自己看简历,这样的人让企业难以接受。深圳市威富精密五金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飞则向记者介绍该公司选择人才的标准:专业对口、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执行能力。此外,他建议,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善于与他人沟通;要守信,不能光想不做,要有行动。
![](/__local/6/BE/90/CE83BA355E25399050011F37250_EF50D5BE_1C473.jpg?e=.jpg)
不同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各有侧重
安特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山办事处的一位面试官在称赞应聘者总体不错的同时,也指出大部分求职者对外贸类基础知识不熟悉。而法国航空公司的面试官谈到,应聘者大多没有备份英文简历。主要招收管理培训生的圣龙天使北京商务有限公司面试官则称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他指出部分应聘者自信不足,在面试官的第一印象中没有应有的精神面貌。他还谈到该公司属于人性化的公司,对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太大的限制。
建议:就业观念需转变,选岗位而非选地方
仲伟合在招聘现场观摩指导后表示,学生的就业观念应向坚持就业多样化转变。既可以考虑自主创业,也可以应聘民营企业,而不应只盯准“大牌”企业。他解释道,现在不少民营企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眼前受学生冷落的台山市国际交通配件有限公司。仲伟合进一步解释,这家企业在北美等地都占据很大的市场销售额,前景很好,但学生不了解不愿意去应聘。仲伟合鼓励毕业生把目光多投向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毕业生应聘民营企业,不仅能够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烨也建议学生选岗位而非选地方。赵烨指出,很多学生直奔在广州和其他大城市的企业,应该转变对地处二流城市的企业不屑一顾的就业观点。她认为如今二线城市可能更有发展空间,学生应该多去了解每个企业、每个岗位的情况,而不应凭地理位置断定企业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