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西”眼看中国

文字:实习生 丘瑞玉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2-06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没有冷场,只有座无虚席。11月6日下午,教学楼F107,在全场同学阵阵热烈的掌声中,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拉开了序幕。著名传播学专家、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Colin Sparks教授以“英美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为题,带我们走进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

  在大屏幕的条形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2008年英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南方雪灾、拉萨暴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上,除了奥运外,那些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件对西方媒体更有吸引力。


Colin教授现场讲座

  Colin说,在一个国家的媒体系统中,不同组织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对中国的报道在数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差异。在英国,《太阳报》、《每日邮报》、《泰晤士报》等受众面广,读者多为普通民众的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很少且多为负面新闻,而像《金融时报》这样读者主要为高端人群、销量较少的报纸则几乎每天都有报道中国。基于这种矛盾,Colin一语道破:“如果依赖报纸,不要想了解中国!”接下来,Colin更以《每日邮报》和《金融时报》在标题、体育、中国现代艺术、食物、流行文化、历史、外交政策七个方面对中国截然不同的报道的比较,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前者对中国的批判及后者对中国的赞赏。

  提问环节,台下一位同学用流利的英语道出我们共同的疑问:为什么西方媒体更注重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Colin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二是中国媒体影响力不够,不能很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他戏称:“奥巴马还不知道CCTV9。”中国媒体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并主动面向世界,才能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对于我们担心这些报道会使英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大打折扣,Colin认为,英国民众有自己的想法,并不会对报纸上的东西全盘接受,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