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的手头摆着这样一份资料:李溪,计算机系011班的学生。大一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兼学习部部长;曾代表系参加校新生杯辩论赛,获得团体第三的成绩;参加系数学竞赛,获一等奖;参加系英语写作大赛,获二等奖;参加系歌唱比赛,获二等奖;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优秀大学生奖章得主中唯一一位低年级的学生。我好奇了:一个有着这么可爱的名字和硕果累累简历的女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初见李溪是跟她约采访的时间。那天早上阳光很好,尽情地铺洒在走廊上,一个瘦瘦高高、斯斯文文的女孩朝我走来,她留着短发,笑容亲切、从容,我想,就是她了。我们简短聊了几句,她的声音很好听,普通话说得也好,特别是她的一举一动都透出一股天生的亲和力,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颗追求独立人格的心
我问李溪,从她的口音来听,她不是本地人。李溪告诉我,她是湖南人。我问出于什么考虑报广外?她笑了笑,说不想离家太近,想过比较独立的生活。当时英语学得最好,锁定了三所外语类院校:北外、广外、北二外,后来几经权衡,还是报了广外。
“现在你过着你向往的独立生活吗?”李溪听了这个问题,皱了一下眉头,想了想,说:“高中的时候,一直认为一旦成为大学生,就长大了,发生了质变,会很有自主权,自己想去完成的事情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完成它,他人的阻挠会少很多。但来到大学后,才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思想还是受这样或那样的约束,想去完成的事情还是会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因素而无法完成,我还是要依赖很多人的力量,并不像原先设想的那样独立。”我问李溪是否因为这种落差而感到失望,她若有所思地说:“不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向往独立,但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它需要时间,我不应该太着急。我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我想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努力发展个人风格,不要在这个大环境里让思想随波逐流,一定要坚持自己相信的东西。”
一个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人
当我问及李溪是否有崇拜的偶像时,她很爽快地说有。我正要问是谁,她接着说,她有很多偶像,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偶像,像政治外交方面,他就特佩服周恩来和朱容基。
我接着问她19年来,在她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对她影响至深的人?她点了点头:“她是我的一位同学。我初中的时候性格和现在不大一样,单纯、热情,有点浮躁,做一件事,往往只注重眼前,而没有考虑到长远的方面。我的那位同学,跟我不一样,她的性格很沉静。中考的时候,她在宿舍睡觉睡过头,醒来时已经迟到了五分钟。即使这样,她还是慢慢走去考场的,进场后,又静坐了两分钟才开始答卷。最后,她提前二十分钟交卷。事后,我问她难道不着急吗,怎么可以慢慢走去考场。她说如果她从宿舍跑去考场,的确会节约几分钟,但她平复心情却要花上十几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不是得不偿失吗?后来放榜,她考得很好。她在关键时刻的从容和沉着深深震撼了我,后来和她一起待久了,我的性格开始发生变化,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现在我面对一件事情,会冷静地去处理,不会像以前那样浮躁了。”
我笑着问李溪:“那她有没有受你的影响呢?”李溪想了想,说:“她也曾说过,我身上的某种勇气感动着她。人与人是互相影响的,我的这位同学使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我想自己是不会忘记她的。”
一段非常时期的非常体验
我问李溪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她说,高三的时候,有一段日子是很艰难和不安的。我问她是否介意说说,她摇了摇头。
“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一直是很优秀的。后来高三,文理分科。当时,毕业班共有600多人,我的文科排名是20多,理科排名是50多,学文还是学理,我矛盾了一段时间。在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和考虑到就业问题等方面,我选择了理科。但人们有一个思维定向,女生读理科一定不如男生读得好,于是一开始在心理上就比较压抑。后来,高三第一次联考,我是班上第六名,女生中的第一。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觉得学习有点吃力,不禁隐隐担心。到了第一学期末,问题出现了,我一下子滑到20多名。我心里特难受,想到高考已经迫在眉睫了,很着急,于是对自己说一定要抓紧时间,一定要学好。于是在第二学期的第一个月里,我抓紧每一分钟,打完饭就小跑回宿舍,把午休也牺牲了。这样一直持续到第二学期的第一次联考,那次我的排名是17名。这个成绩远远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开始反思,我前段时间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我告诉自己,不要乱了阵脚,要注重方法。后来我的心态慢慢调整了过来,也找到了合适的方法,终于顺利地完成了高考。”
“那时侯的心情现在还记得吗?”“记忆犹新。当时真的是很难受,不过还是走过来了。”
一次情感与理智的交锋
我和李溪谈到这次优秀大学生奖章表彰的事时,我问她作为唯一一名01级的受表彰者,会不会觉得特别荣幸。“我觉得用侥幸这个词也许会更合适些。”她说,“九个获表彰者中我是最小的,经历的事情是最少的。他们高年级的学生在各方面的经验都比我多,他们的思想和心态比我成熟许多,我与他们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
“李溪,你现在被人当作榜样,心态如何?”她说:“在刚刚公示的头几天,有一个班的师弟、师妹邀我去谈经验,我爽快地答应了。可后来,大一的每个班都让我去谈经验,我的心开始不平静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虚荣心,别人太把你当回事,感觉就会轻飘飘的。那几天,我在想荣誉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感到自己停步不前,意识到这样下去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一天晚自习的时候,想到这一切,觉得很有压力,于是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段话:静!荣誉的作用是什么?一个人在获得荣誉后就要腐朽自己的灵魂吗?我,就是原来的我!这种情绪只维持了几天,经过心理的调适,我平静了许多。现在,我明白这只是我成长中的一个片段,我可以很释然地面对这份荣誉了。”
一个坚定的想法
说到未来,李溪的嘴里蹦出了“考研”两个字。我问她,这个想法是不是很明确。她说是,在高中的时候,有过这个念头,但现在这个想法很坚定,一定会去考研。至于考研的方向,现在还不是很确定,自己对经济管理等领域比较感兴趣,辅修修的就是国际金融,可能会考虑报考那些方面的研究生。说到报考的学校,她笑了笑,说以后想在广州发展,所以不会报太远的院校,大概是中大或者华工。
我问她为什么一定要考研,她说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现在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太多了,单单只凭本科文凭不具备强的竞争力;二是对自身定位的追求,学的东西多了,眼界会得到拓宽,素质也会得到提高。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现在考研这么热,难度大大加大,万一考不上怎么办?”李溪说:“那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再做决定。其实我也不是一个太要强的人,不是说做什么就一定要成功,我最在乎的是是否拿到自己应该拿到的东西,所以往往会作最好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只求无愧于心。”
尾声
李溪说,自己是一个喜欢忙碌的人,虽然有时也会觉得烦、觉得累,但从不会厌倦,相反,还会感到快乐。她说在别人的眼里她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她自己就很喜欢“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这句箴言。但她并不是一个工作狂,该紧张的时候绝不懈怠,该放松的时候也玩得尽兴。她喜欢听一些好听的歌,学着唱,自娱自乐,她喜欢文学,特别是张爱玲的小说,和所有女孩子一样,她也爱睡懒觉。
和李溪聊天是一件乐事,她的言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的气息弥漫着快乐的力量,和她聊了一个晚上,我似乎也变得聪明了。最后,我和她道别,让她送我一句话。她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聪明的你应该明白我说的话。这也是我的人生态度。”
这句话印在了我的心里,同时,这个瘦瘦高高、斯斯文文的湖南女孩也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她叫李溪。
(校园网新闻社记者 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