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罗金燕老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88年进入我校执教。现在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艺术教研室的讲师,主讲交响乐鉴赏,包括钢琴和声乐技巧。
“我这人记性不大好,做过什么事情,吃过什么东西,我往往过一会儿就忘记了。但是对于我的学生,我每一个都记得。哪怕只是见过面,我都会记住他。”罗老师自豪地说。她直视着我,又笑了一笑,“我不是记住他们的样子,而是记住他们的眼睛和笑脸。”
整个采访过程,罗老师一直很平静的讲述着发生在她和她的学生之间的故事,在她看来,她的学生就是她应当认真负责的工作。
“教师塑造着人的灵魂”
很多上过罗老师课的同学给她的评语是:“她人很好,也很容易讲话”,“感觉很像邻家姐姐,很亲切”,“跟她一起,感觉不到老师和学生的严肃,只有朋友之间的随意”……
罗老师讲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叫大家每人唱一首歌。当时的课是教美声唱法,但有一个学生突然问我可不可以唱通俗歌曲,我同意了。那学生唱得很好听也很有感情,到后来竟然哭了。原来那首歌是她要唱给男朋友听的,可是两人却分手了。”
很少听说过哪个学生在课堂上,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心事。我想那个同学这样的表现是出于情不自禁吧。也许她这段感情经历还未曾袒露于人前。一个学生在她老师的课堂上落下真诚的眼泪,是对老师的一种信任啊。可见同学们与罗老师的关系已远远超越了纯粹的师生关系。那是一种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友谊,而这正是罗金燕老师一直追求的。
我校是一所涉外型大学。在罗老师看来,我们的学生担负着中外交流的责任,具备全面的素质是极为重要的。艺术修养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零件”。而促进中外交流,就必须立足于对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深刻理解之上。“我开过《中国音乐鉴赏》《交响乐鉴赏》《中外名曲鉴赏》,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关注这些课程,因为我认为这确实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从近几年的艺术课选报情况来看,也证实了罗老师的想法:“我们学校的学生对本国的音乐也是很有兴趣的,开课以来,有很多同学都学得很好,他们是真正热爱我们的中国音乐的。”
在罗老师看来,做老师就要对学生负责。“院长余庆安曾经说过:‘教书要对得起良心’,总支副书记高云坚也一再强调老师要教书育人。我觉得这是很对的,而我也一直要求自己尽量做到。老师不能仅仅把自己的课教完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怎么做人,帮助学生解决他们人生中所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做老师很好,我从没后悔过我当初的选择。老师不仅是在教书育人,他更是在塑造一个灵魂啊!”罗老师说这话时很激动。我想,正是她的这种责任心与热情,搭起了她和学生们沟通的桥梁。
罗老师小时候就梦想着要当一名教师,上大学后更坚定了这个信念。“我从不奢求什么功名,我只想当一名老师,对我来说,尽心尽力把学生教好就已经是我最大的满足了。”
“学生一直陪在我身边”
经历过风风雨雨,走过很多坎坷路,现在的罗老师话语中透着一种平和安详的气息。是她的学生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关心着她,体贴着她,她曾经陷在情感的沼泥中不能自拔,那时连她热爱的音乐都爱莫能助,然而她的学生却犹如指南针,在阴暗的森林中让她找到的方向,重拾一度迷失的自己。“那时我的学生流着泪对我说:‘老师,你一定要坚强啊!’她的这句话对我刺激很大,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比任何音乐都有效。她让我顷刻间豁然开朗,以前不明白的,想不通的一下子都明朗了,清楚了。就这样,我挺过来了。”
她的学生会很放肆地在她面前撒娇,会像麦芽糖一样地粘住她,会对她发脾气,也会敞开心扉,向她倾诉心事和烦恼。而这些在罗老师眼中,都是那么真诚,那么单纯。她希望中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很随便的,也很轻松的。一切都应该那么自然而然。
“音乐是我忠实的朋友”
罗金燕老师从小就喜欢音乐,高考的第一志愿报考了音乐教育专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主修的是音乐教育,所以她要学钢琴,学舞蹈,学唱歌,还要学多种语言的基础发音。那个时候,年纪小,常常觉得很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别人多,心里有时还不平衡。但是现在再回忆那段时光,她很庆幸自己以前学了那么多东西,让她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不开心的时候,罗金燕老师就会唱歌,悲伤的时候,她会听一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音乐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一个人的心态变得豁达,让人的心灵得到平静”。
在和罗老师聊天的过程中,她脸上一直都挂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我想,音乐确实带给了她什么,而这些又是那么深刻的影响着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她的整个生命。“你能从音乐中找到倾诉的对象,能领悟到很多你在现实生活中所领悟不到的。音乐就像是你的一个忠诚的朋友。”
罗金燕老师在01~02学年第二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拿了一等奖。她认为这仅仅代表着她得到了学生们的信任和喜爱。“其实我们教研室的老师都很优秀,我能拿到这个奖,只能说明这是学生对我某一方面的肯定,并不代表我的全部工作表现。我想,拿到这个奖我是蛮幸运的。做老师的,每时每刻都要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而且我们教研室的领导也很关心我们的教学,抓得比较严,他们也是我能这个奖的功臣之一啊!”
她的心里满满装着的,是她的学生。她的亲切温和让我忘了此时处于繁华喧闹的广州市黄石东路,却似乎身在山间小棚,有香茗,有挚友,还有音乐……
( 潘婷婷/文 林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