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孔晓明 孙婷婷)近日,广州大学城19个规划设计方案正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亮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首批进入大学城的10所高校之一,将会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带着众多的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博士。(注:本次访谈的部分内容已经在5月7日《南方日报》第四版登出。) [img]yw/xzh.jpg[/img]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了解,广外是比较早要求进入大学城的院校之一,而且非常坚决,广外为何要做这样的决定? ◎徐真华(以下简称“徐”):我们是从整体上考虑的。从宏观上来讲,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强省,但并非教育强省,加快发展广东高等教育是势在必行,广外有条件也有能力为此做出贡献。从微观来讲,目前我校白云山校区有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近万人,但是校园总面积只有700亩左右,已经没有发展空间,扩招与用地不足的矛盾极为突出。进大学城是广外发展的良好机遇,省委及教育厅决定建大学城,我们举双手赞成。 ◎记:关于大学城校区的建筑风格,你们想把那里建设成为什么样子? ◎徐:关于校园的建筑风格,我们考虑整体上设计为现代风格,在单体建筑物的造型上应该借鉴欧陆建筑艺术的某些特点,以体现我校的外向特色。另外,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建筑风格应尽可能呼应不同大学的文化内涵。 ◎记:建大学城与广外大的发展战略有什么关系? ◎徐:我们将按照现代化大学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建设大学城校区,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最好的图画。广外大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瞄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走创新强校之路:以队伍建设为纲,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完成从单科性、专才型大学向多科性、通才型大学的转移,逐步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移。经过5—10年的努力,把广外大建设成为外语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郁、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居于国内同类大学前列、部分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涉外型大学。做到立足广东,辐射华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记:广外大大学城校区人才培养将有哪些特点? ◎徐: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通用型人才。 ◎记:大学城校区要达到什么规模呢? ◎徐:从办学规模讲,到2007年,大学城校区的在校本科生总规模将达到1.2万人。招生计划是:2004年招2000人,2005年招3900人,2006年招3100人,2007年招3000人。到2010年,两个校区的总规模将达到3万人(含公办新机制学生)。 ◎记:关于各校区的功能定位? ◎徐:目前阶段校本部仍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和母体。大学城建成后,校本部继续开展本科教育,办学规模基本维持10000人左右的水平,重在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和层次提升,使校本部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外国留学生教育、高层次培训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至2007年左右,即大学城招满四届学生起,学校的主体将迁往大学城校区。该校区将以全新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培养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通用型人才,在功能上使之按照校本部的特色逐步发展成为与校本部相对独立的新校区。 ◎记:您曾经提过,逐步从精英教学模式向大众教学模式转移,能解释一下吗? ◎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一种意识正在被广泛认同:接受高等教育不能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它应该成为一切有条件的适龄青年人生阶梯上的一个普通而必要的台阶。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以后,能进大学的青年多了,逐步由过去的“能不能进大学”的问题变成“进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青年一代创造人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经历。 ◎记:下面我们谈一下具体问题。首先说一下大学城的师资配备和师资水平吧,大学城的师资是从校本部抽出部分来,还是另外聘用,有没有可能与大学城的其他高校施行“互聘”? ◎徐:应该说大学城与校本部是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融通的。以目前的情况考虑,对大学城将首先施行延伸式管理,大学城的行政、教学及师资配置都是白云山校区的延伸。这几年我们会加大培养与引进高水平教师的力度,统一安排两个校区的师资力量。至于进驻高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教学资源的共享(比如,学生跨校选修、互认学分等),应予提倡和鼓励,相应的管理规定应及时制定。 ◎记:进驻大学城的高校如何进行招生? ◎徐:进驻大学城的高校实行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要填好自己的意向:去大学城校区,还是去白云山校区。录取新生时我们会一并考虑考生的校区意愿和专业意愿。 ◎记: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未来广州大学城招收的学生学费将普遍上浮,其中学费的一部分作为专款用来还贷? ◎徐:有关大学城的收费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政府将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今年我校实行的公办新机制办学将向部分学生实行准成本收费,这是对高校收费制度的一种改革。 ◎记:大学城校区的专业设置是怎样的?大学城校区与白云山校区相比有什么新的特色吗?比如新的专业,在办学理念上有没有什么创新? ◎徐:校本部的特色及成功经验均会延伸到大学城校区,我们将力求在教学管理的模式上创新,逐步实行完全的学分制,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 专业设置上,明年我校将有9个学院在大学城校区招生,它们是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原社科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原计算机系)。并将设置外国语言文学、专门用途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海关、保险、市场营销、会计学、现代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国际经济法)、国际政治、外交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 ◎记:据了解,广外今年的公办新机制二级学院与大学城的建设同时启动,这二者有没有什么联系? ◎徐:公办新机制二级学院是一种办学上的创新模式。它属于国家计划内招生的范围,是一种新的机制,通过准成本收费,提高高校的办学能力,而该部分学生的录取分数稍低一些。大学城校区与校本部并无性质上的区别,只有管理模式及办学特色上的区别。 ◎记:您算过这样一笔帐:现在培养一个本科生一年的教育成本是2.5万元左右。学生每年交学费0.4万余元,政府生均拨款0.7万余元(含各类专项建设资金),剩下尚有1万余元是“赔本”的。以去年为例,广外去年获得财政拨款0.7亿元,学生交来学费0.4亿元,但去年广外教育支出是2.3亿元,缺口高达1亿余元。您认为,在“赔本”的情况下,利用进大学城契机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有可能吗? ◎徐:关于办高等教育“赔本”的问题,这在中国目前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我们在计算它“赔本”时不能只考虑到经济效益,更应考虑它巨大的社会效益,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教育强国的角度看,我们是在做“赚大钱”的买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学费将是大势所趋。学校不是企业,我们管理大学从来就没有考虑盈利。但是,办高等教育应该进行成本核算,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利用社会资源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是完全合理的,而且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