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现场直击外交部公务员招录考试 我校为华南地区唯一考点

文字:白续辉 胡宇骞 郑惠娜 王舒婷 王臻 缪菊香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3-11-02 点击数: 分享至:

——外交部官员和考生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细说外交部招录考试

    本网讯 11月2日上午十一点,为期一天半的外交部公务员在穗招录考试圆满结束。本次考试于11月1日上午正式开考,考场全部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一天上午的考试包括“综合知识与能力测试”和“外语及技术专业笔试”,下午是“心理素质测试”。第二天上午英语类文科生参加“外语听力测试”,而非英语类文科考生和技术专业考生则是考“英语水平测试”。    

    此次考试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报名的。报名后考生先需递交简历和个人资料,通过审查筛与选赛后才有资格参加考试。此外,本次考试还有年龄限制,规定了本科生必须在28岁以下,研究生必须在35岁以下才能报考。    

    外交部公务员招录考试每年都会在全国七个考点进行,考生主要来自全国100多所名牌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的唯一考点。随着近年来外交部对考生资格要求的放宽,广东省考生来源由只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家增加到现在的四所,它们是广外、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同时还有省外的广西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福建大学。每年外交部都会通过这次考试,在全国范围内招录150至200人不等,而今年的准确招录人数规定为177人。此次考试中,广州考点共有200多人参加,而其中仅广东外语外语外贸大学一所大学参考的就有114人。                               

考生:凡有志者都不会被高门槛吓倒  

    11月2日早晨,淡雾萦绕在白云山畔,使绿树环绕下的广外校园更显幽静。几小时后,为期一天半的外交部公务员招录考试在这里拉上了帷幕。呼吸着湿润的空气中,考生陆续走出考场。    

    对这次招录考试试题的难度,考生反映不一。大部分广外本校考生表示题目难度适中,自己在考试中表现得较为从容自信。该校英文学院的一位考生透露,成为外交官是他多年以来的梦想,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进入外交部无疑会与自己所学的涉外专业更对口,自己施展才能的空间会更大。当问到作为本校考生的优势时,他认为学校平日注重外语教学,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学生在应对外交部的专业测试中得心应手。同时,他表示自己作为本校学生,熟悉周围环境,感觉踏实,心理方面有很大优势,能够在考场里正常发挥。另一位轻松走出考场的广外考生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他要为国家尽一份力量,而这次外交部招录考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凡有志者都不会被高门槛吓倒。    

    中山大学的一位法学专业考生——这次考试的英语试题比较难,所给答题时间也比较短。他是抱着锻炼自我、检验个人能力的心态来参加考试的。而且他热爱外交事业,自己的国际法专业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如果能够被录取当然好,不能的话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雄心壮志。    

    一位暨南大学的女生——她是无意之中在网络上看到招录考试的信息的,随后自己便报了名,不想竟成了她们25个“同路人”中的一个幸运者。她对这次考试还是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但还是认为个别考题确实比较难。她感谢广外考场给了他们一个发挥自我才能的机会,同时也指出考场唯一不足的是来自白云机场的飞机存在一定噪音干扰。    

    一位厦门大学管理专业的考生——现在就业市场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应该早明确自己的就业倾向,将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就业中脱颖而出。他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现有专业,而想通过这次考试来改变命运的。他承认这次考试对于他这名非英语专业的考生来说确实不简单,但希望仍在。他最后说从事涉外工作确实需要扎实的外语基础,在这方面广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广外校方负责人:举办这类考试具有明显的历史优势和现实优势

    11月1日,记者在外交部招录考场外,见到了负责此次考试的考场管理工作的广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徐昶斌主任。    

    在采访过程中,徐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整个考试的流程,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外交部招录考试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外交部之所以选择广外作为华南地区历年的考点,主要是考虑到她有着悠久的外国语言文化教学优势,同时又是由原属教育部和对外经贸部的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外周外贸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对举办这类考试具有明显的历史优势和现实优势。而且广外考生也在历年招录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给外交部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也是一个很重的原因。   

    广外大校党委书记副书记许国彬也在该校当天的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上指出,广外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进入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省市外事单位和各类外企,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在许多时候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因而广外必须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出出更多的国际精英。

外交部官员:外交官是不穿军装的警卫兵

    中国外交部干部司官员、考场监考人贾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外交官,首先必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这一前提下可形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其次,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外交官有“不穿军装的警卫兵”之称,政治素质是关键,外事人员必须充分理解与把握我国外交方针与政策,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另外,还要有良好的外语基础,在进行双边或多边工作时,能够斗智斗勇,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贾力还表示,外交部对工作人员要求极为严格,即使通过层层考试进入这一部门,考生也必须学会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要注重个人礼仪观念、外事纪律观念与业务能力的进一步培养。他透露,考生被录取后,还要深入学习经济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10年以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将有希望晋升为副处级。这期间,他们有许多路要走,有许多艰难困阻要攀越。因此,他衷心希望大家坚持不懈,在这条不平凡的路上大有作为。    

    谈到广外,贾力说,外交部与广外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将广外定为招录考点。广外有着良好的传统、校风和学风,为国家培养出了大量国际通用型人才,她的优秀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成就了一批专家与学者;而那些进入外交部的广外毕业生,业务也相当精湛,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如外交部的卓处长就是广外法语系的高材生。他表示,外交部将广外确定为华南地区的唯一招考点、并大量招纳广外毕业生,本身就是对广外最大的肯定与充分信任的体现。谈到校园里为迎接考试作了充分的后勤准备工作,他代表外交部到穗招录人员对广外大校方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