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午,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我来到了捐血处。生性胆小的我本想做个旁观者,可是在无偿献血现场,我却被那种浓浓的暖意感动了。于是,我“义无返顾”地加入进去,同样成为了一名捐血人。
献血的流程并不复杂:先在图书馆门口填表处领取并填写无偿献血报名表,有关个人资料、是否有疾病史等。接着抽血检验血型、检测HBSAg等。约十分钟后,血液检验合格的同学就可以带着贴有自己血型的报名表进入现场,准备等待捐血。这段时间里可以到接待处领取一份点心及糖水,吃一些补充能量的东西,可以预防抽血后发生头晕等意外。
我有点忐忑地等待着。那粗粗的针头似乎在别人的胳膊里扎了好久,护士不断鼓励着“还有一点点,再坚持一下”,可是一抽完血,在我前面的女同学就因体力不支晕倒了,周围一阵混乱,人们忙着把她抬到担架床上休息。这让我有些紧张。刚心想着趁现在小命还保着我还是赶快逃吧,护士就一把抓起我的左胳膊放到了桌子上。涂酒精、涂不知名的东西,再把仍旧粗粗的针头插进去,我还没怎么反应得过来,已经看着自己的血通过输血管流向了采血袋里。手里捏着一个橡胶圈,医生说有节奏地一松一紧捏着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出血更快。一个不认识的女孩子向我微笑,“加油哦!”她告诉我。我也笑了。是的,在这里,每一个无偿献血的人,都因为那一颗共同拥有的爱心而变得亲切起来。
两三分钟后,护士拔出了针头。不疼,一点也不疼。我本以为自己也该晕倒一下,因为总觉得那样会比较伟大,可是一切都很正常。用棉花压针口十分钟,再贴上用以消炎止血的医用胶布,捐血过程就结束了。拿着红色的《无偿献血证》和纪念品,还有带着胳膊上那一小块白色的胶布回宿舍时,我总是没有别人所说的自豪感,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些可以做得到的事,很高兴,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