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校继在今年的广交会、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上成为外语翻译主力军、获得省市领导一致好评,在本年度广东省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夺冠、“中国 • 北京2003模拟联合国”大赛上取得佳绩之后,又在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辩论赛(全英文)上一举夺冠,轻松获得赴维也纳参加世界级决赛的入场券。记者专门采访了我校有关负责人,请其破解广外成功之谜。徐真华校长在为“贸仲杯”参赛队专门举行的欢迎仪式上,高度赞扬了参赛队员的出色表现,在为我校的选手喝彩的同时,也为我校的教学改革成果高兴,他指出,这次夺冠是我校推行“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摸式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我校自1995年合并组建以来,积极顺应形势发展,确立了“立足广东,依托华南,面向全国,为扩大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的定位,以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宏观战略正是广外近几年取得累累硕果的法宝。
此次广外向仲裁大赛派出的选手大多是来自我校法学院的普通学生。记者为此专访该院院长吴兴光,请其介绍了学院近一两来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上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吴兴光透露,历次全国“贸仲杯”辩论赛使用的基本都是由维也纳有关方面在每年10月3 日公布的竞赛题目,与《联合国国际货物购销公约》(英文缩写CISG)等国际法律联系紧密,对选手素质要求极高。 而法学院是一个成立于1996年的年轻学院(2001年由“国际法学院”改为现名),各方面起步都较晚。如果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发展,那么永远也不可能赶上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各大老牌院校。为此,法学院成立之初,就在全院范围内展开了教学与发展大讨论,更新观念、苦下功夫,依托广外雄厚的外语教学师资力量,实行“专业+外语”的特色办学。在严格按照教育部法律专业教学大纲开展教学的同时,学院还特别规定每个学生大学四年必须接受720个学时的英语正规课程教育,其时间总长度超出其他同类院校一倍多。此外,法学院高度重视尚未引起国内相关院校注意的国际商法专业,大力进行教学探索,把引入优秀教材和自编特色教材结合起来,将其它学校的弱项办成自己的强项。学院还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激发广大学生的学生兴趣与老师的教学、科研热情,从而促进教学改革与建设。
另一方面,学院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广大教师极为敬业、富有经验,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兼任律师或仲裁员,从而使法学院在教学方面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各位老师注意抓住要点,结合实际,大胆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同学们通过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去更好地理解法律原则。
同时,法学院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还主动借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校的成功经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立足于培养“能打国际官司的法律人才”,让“广外律师”在解决反倾销纠纷、国际贸易仲裁和其它跨国民事诉讼过程当中,直接用英语进行现场口语答辩、直接用英语撰写法律文书。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学院增设了WTO法方向课程,致力于为国家培养精通世贸法律的高级人才。
吴院长还介绍,法学院在打造国际通用型人才方面,正在加快走上国际化道路的步伐,积极与美国、英国、越南等国的一些大学进行学术文化交流。
他指出,广外去年在大赛中荣获亚军、今年更是一举夺冠,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广外教育改革的成功和发展思路的正确,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广外的实力,向全中国、全世界展示了专业知识和外语技巧“双扎实”的广外人形象。他说,这次比赛获胜决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是我们用自己的强项打败对手的弱项”的结果。
我校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师生在帮助本次大赛出征选手甄选材料、准备发言和设计辩论环节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商英学院院长蔡芸在接受记者指出,根据国家人事部的研究,我国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创新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而广外正是培养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在涉外教学方面具有许多大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商英学院在教学中很注重贯彻学校“外语+专业”的办学思想,大力从国外引进外文原版教材,采用全英语授课,将英语和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等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目前该学院研究生阶段的法律语言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另据介绍,到今年为止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辩论赛(全英文)已举办四届,我校除由于前两届比赛举行时正在进行内部院系调整等原因而没有参加外,已连续两年进入决赛,而且皆名列前茅,这种成绩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