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奥运会举行前唯一一天休假,我与几个朋友也抓紧时间游览了北京的几个重要景点。所到之处都感受到城市志愿者为奥运会的顺利进行所付出的努力。
城市志愿者在岗亭为路人提供服务
奥运会志愿者分场馆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两类。我们场馆志愿者虽服务于奥运会的中心地带,但大多数场馆均设有空调和遮阳设备;与我们相比,城市志愿者的工作环境就要严酷得多,他们一般驻点于北京的主要街道、公交站、地铁站、公园等露天区域,为外地和国外游客指路或提供出游信息。能够出色完成这一任务的人一般是北京本地居民或在北京居住多年的人,比起场馆志愿者,他们面对的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更多;与此同时,他们经常要顶着烈日在街上独自为大家提供服务,且工作时间相当长,往往要连续站上四、五个小时才能到服务点的岗亭里小憩一会儿。城市志愿者中,有不少是已退休的大爷大妈,他们冒着高温在十字路口和公交车站协助交警管理交通,不管是北京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看到他们的微笑、听到他们用地道的北京话提供的交通信息,都会倍感温馨。
今天出游,我就在天坛南门目睹了感人的一幕。一名大学生模样的城市志愿者怀疑在烈日中站太久而不适晕倒,她的一位同事——一位大妈——见状立刻骑着自己破旧的自行车把她送往一公里外的岗亭医治。看着大妈大汗淋漓的背影渐渐远去,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对人文奥运的意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文奥运就蕴含于每一个普通人善良的心里,蕴涵于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中。细微之处显真情,正是这些平凡的人、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闪现着人性的光辉,也保证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向辛勤奉献的城市志愿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