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27日,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启动仪式暨2008年校院级主要学生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50多名校院级干部参加了这次活动并进行了以“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提高,在实践中开拓”为主题的培训。
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校团委书记刘志军、校团委副书记谢秀兰和何越晖等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谢秀兰主持。
会上,许国彬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为了使校院级主要学生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念,强化对自身岗位的角色意识,明确自身职责要求,提高理论和工作水平,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推动全校团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他也希望学生干部们能不断学习,积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刘志军就学生干部的意识和行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期间,参与此次项目的学生干部们被分成5组,以案例探讨为主,就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群策群力寻找解决方法,并派代表上台发言。案例讨论使讲座成为学生干部们沟通工作的良好平台,而小组间的竞争则极大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活跃了现场气氛。四个案例讨论结束后,刘志军在总结中指出,学生干部必须具有身份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协调沟通意识,并切实将这些意识融入到工作中。
此外,何越晖则从学生干部的重要位置引出学生干部在学生突发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他表示,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应主动了解身边同学的需求,以便应对突发事件。他介绍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程序和方法,要求干部们利用好同辈心理优势和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优势,尽力处理好学生突发事件。
在下午的培训会上,谢秀兰以沟通艺术为主题开展了精彩的讲座。她组织学生干部在限定时间内组合团队并设计团队名称、口号以及小组间生动的自我介绍,使学生干部们充分认识到工作中沟通艺术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在工作中如何利用沟通技巧制胜。

分组讨论,气氛热烈
在活动的最后,5个小组就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素质和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介
为了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各地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陆续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青年马克思者培养工程”之学生干部系列培训简介
校团委组织部以学生干部系列培训为载体,着力实施团中央号召开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打造提升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平台。该系列培训与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外大团校、广外大大学生素质拓展学校联合举办,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干部开设不同的内容进行培训,以提高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与工作水平,强化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干部系列培训具体包括校院级主要学生干部培训、新任团支书培训、校级学生组织新任干部培训等。培训形式丰富多样,有具有深厚理论功底或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的专题讲座、新老干部的互动交流、小组讨论、生动谐趣的情景剧、精彩刺激的户外拓展、校外学习交流等实用性强、富有思想前瞻性和先进性的形式,致力于推动学生干部向专业化和精英化发展。通过培训,学生干部能有效地提高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素质与思想境界,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岗位角色。学生干部系列培训对学生自身成长和提高服务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