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16日下午,英文学院教学质量月活动之一——读书交流座谈会暨“读书活动”开幕仪式在一教201举行。资深学者、国家应用语言学研究员欧阳护华,英语教学及网络专家许罗迈,心理、应用语言学专家董燕萍,美国小说及黑色幽默研究专家周静琼以及英文学院副院长郑超作为此次座谈会的嘉宾与英文学子分享了各自的阅读心得。来自07、08级的同学们汇聚一堂,与老师交流学习,受益匪浅。
欧阳护华:有的放矢选范本
在热烈的掌声中,欧阳护华首先发言。他提倡带着问题有计划地进行阅读(Don’t ever open a book without a question.),合理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分配注意力,以兴趣为切入点,投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个性化理解。他指出,在遇到阅读障碍时不要急于查字典,应该在阅读中让高频词自动凸显。他特别推荐把现当代经典小说、地道时尚的电视剧、《读者文摘》、雅思阅读训练作为学习范本。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欧阳教授指出,面对新闻类与小说类读物要分开对待,灵活调整阅读速度,从而找到更多自信。
![](/__local/C/65/98/B92590056C29D3B3AF8EB137153_6444F5C7_DE16.jpg?e=.jpg)
欧阳护华提倡带着问题阅读
许罗迈:“词汇”才是王道
许罗迈在座谈中明确指出,大学阶段教学大纲要求同学们阅读100本英文名著,达到15,000的词汇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建议同学们选择有情节的能融入其中的文本,如侦探小说,来进行深入阅读。许罗迈提到,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要想办法克服,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当同学们发现每页书里的生词量只有5%时,说明词汇量有了提升。他还建议07、08同学们多看纪录片,如国家地理、探索发现(在学校资源中可找到),以配合现阶段的学习。
![](/__local/C/D9/BC/DD726142566E47F0BDCD2050A44_5D24B729_ECD4.jpg?e=.jpg)
许罗迈:“词汇”才是硬道理
董燕萍:从阅读小说到讲故事
董燕萍围绕女儿在美国一年的学习经历,建议同学们成立读书小组,将所看的小说以讲故事的形式阐述,锻炼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将认知词汇转化为使用词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被动转化为主动。为了更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她重点推荐了以下书籍:李泽厚《美的历程》、蔡志忠中英对照作品系列、《圣经》。她对英语学习者提出两点希望,一是了解别人,掌握与外国人沟通的先机,并以此保护自己;了解自己,清楚中国的历史文化,并以此提升自己。
![](/__local/2/DF/D5/B0189B1C4DCE722B8D452AD8F03_22CFFA03_E59D.jpg?e=.jpg)
董燕萍分享“育儿经”
周静琼:广泛涉猎,提升能力
周静琼坦言,自己看英文小说既是专业又是业余爱好,在广泛涉猎各种小说时体验到了很多乐趣。随后,她着重向同学们推荐了一系列读物,如:成长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马克吐温《汤姆索菲亚历险记》、德莱赛《嘉莉妹妹》……旨在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她还提议同学们可以在大二下学期开始阅读小说,适当做读书笔记:背诵经典文段,并记录自己的心得、感想。
![](/__local/7/8F/9D/2A83696859B87135B4D556B07AB_FD37CAE2_E0B9.jpg?e=.jpg)
周静琼在书中找乐子
郑超:经典与特色结合,以学生为本
郑超于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此次活动,对此次读书交流会进行了总结,并借此契机介绍了本科导师制的悠久历史和其对学生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别指导的重要作用。在有序组织下,同学们还就导师制展开分组讨论,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郑超对英文学院本活科教学质量月动取得的显著效果感到非常满意。他欣赏同学们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创造能力,并强调教学质量月取得的成果绝非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把教学质量月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得来的丰硕成果。
![](/__local/9/38/BE/84716AF101948A646D885B8E68D_5431A616_C1C3.jpg?e=.jpg)
郑超寄语
特色活动将陆续上场
在活跃互动的氛围中,本次读书交流会活动圆满结束,许多同学表示获益良多,并想将参加此次活动的心得与更多的爱书人分享。而活动主办方英文团学学习部和调研部部长透露,伴随着此次读书活动的开幕,更多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书单的征集发动、读书周、征文活动、读书社、交流讲座等也将相继展开。
![](/__local/2/40/7D/B315B2B8B85C236E8DFDD1C66CB_801648EE_14659.jpg?e=.jpg)
同学们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