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崇尚性道德,关注性健康”。2008第六届全国(广州)性文化节首次走进大学城。

性文化节首次走进大学城校园(图/关洁灵)
11月6日晚8时,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论坛在我校大会堂隆重开幕。论坛由本届性文化节组委会副主任段建华主持,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领导应邀到场。《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出席并报道了本次活动。
与以往不同,主办方这次采用了开放性论坛的形式,邀请了董玉整、黄孝德、张滨和邱鸿钟4位有关专家,以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大学三所高校的9名学生代表参与讨论。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师生代表也参加了论坛。

大会堂座无虚席(图/郑威)
拒绝过早的“性” 避免终身的痛
论坛的上半场,学生代表队就当前盛行的大学生谈恋爱、婚前性行为、同居、结婚、生孩子的现象各抒己见。代表们一致表示,大学生谈恋爱,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来说,都属于一种正常行为。而且,作为成年人,大学生有能力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可是,大学生经济能力的缺乏决定他们未能承担起组建家庭的责任,结婚和早育是不现实的。
至于婚前性行为及同居,段建华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目前这两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甚至有在集体宿舍中留宿异性的情况出现。对此,广大的代表认为,婚前性行为及同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较大,尤其是女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伤害。当她提到“女性的子宫与心是连在一起的,子宫受伤一次,心会痛一辈子”的观点时,全场掌声雷动。
在这轮答辩中,专家邱鸿钟也提出了四大“主张”与“不赞成”:主张谈情,不赞成说爱;主张男女相互探访,不赞成过早的性行为;主张谈论婚姻,不赞成结婚;主张谈论孩子,不赞成提前生育。

邱鸿发言,提出了四大“主张”与“不赞成”(图/郑威)
性渴望VS性压抑:在理性中升华人性
论坛辗转进入到第二个话题: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性渴望与性压抑,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守贞教育。
广大的代表们用数据表明,性需求对人类,特别是年轻男女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每个人心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渴望,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性渴望的问题。广工代表认为,年轻一代的早熟趋势和晚婚潮流加重了人们的性压抑症状。大学生应放开心胸,向身边的人大方倾诉关于性的疑惑,共同排解性压抑的苦恼。

广大代表畅所欲言(图/李励斯)
对性压抑和性渴望这对矛盾,专家们各有精妙点评。邱鸿钟认为,性压抑正正体现了人类之于动物的高贵之处,体现着人性当中理智的巨大力量。董玉整称其为“深刻影响我们一生的矛盾”,推动着我们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
守贞教育新观点:身体上出轨不是罪
在守贞这样一个更为敏感的话题上,辩论达到了当晚的高潮。代表们的观点可分为两种,传统派认为,守贞就是要守身如玉,对人生和未来的婚姻美满做好保障。而现代派认为,守贞不等于守身,守的是爱的承诺。只要双方对爱足够忠诚,就不需介意对方是否“第一次”,更不需要将“不贞”这样的罪名加诸对方身上。
两大阵营争得难分难解之际,专家黄孝德提醒道,其实贞洁的界限并不清晰。很多男性将贞洁简单等同为“处女”,然而真正的贞洁也应包含精神层面上的内容,精神上守贞更为重要。她认为在当今社会,婚前性行为是很难避免的,男女双方都应该坦然接受。

广工女生大胆发言,见解独到(图/李励斯)
当晚,台下观众也十分踊跃发言,一名广工女生大胆坦言,她曾在男生中听到过“若没有日本的AV女优,中国的性教育等同于空白”的言论。言语中虽然包含夸张成分,但也说明了我国的性教育确实还有待完善。主持人段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辩论中看来,大部分学生的性知识还只局限于学校的正规教育,并不足够。他建议大学生可通过参观性文化展览等健康途径提高对性的正确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