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我校FLY STUDIO获全国首届大学生DV大赛三等奖

文字:记者 孙舒源 实习生 赵梦琪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11-17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0月11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FLY STUDIO的作品《道•无间》荣获JA中国首届大学生DV创作大赛决赛三等奖。FLY STUDIO的成员分别是来自新闻学院的彭思树、吴梓灵以及管理学院的汤才富。

  此次DV创作大赛旨在鼓励青少年特别是高校在校生观察市场经济与商业道德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现象,以拍摄和制作DV的方式,积极思考并表现商业道德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据了解,共有来自清华、北大、广外、澳门大学、复旦、上海财大、上外等京沪粤澳四地10支参赛队进入决赛。对于此次《道•无间》在十部决赛作品中以第四名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本网记者特对《道•无间》的主创成员进行专访。


《道•无间》的主创成员接受记者采访

 

《道•无间》 借东风

  《道•无间》这个片名在FLY STUDIO眼中涵义深厚:“道”不但是道德的意思也影射着情节中的互“盗”;“无间”则暗示了短片中竞争对手和警察都派出卧底,互相渗透;同时片名也乘了《无间道》的东风,吸引观众眼球。

  创作过程中的艰辛总是与火花共存。导演彭思树在看完吴梓灵推荐的《暗花》(杜淇峰作品)之后撰写剧本至凌晨三点;几乎整个暑假剧组都留在学校讨论,修改剧本。长达一星期的拍摄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晚上十一点多还辗转在回大学城的路上,第二天六七点又要出门赶到岗顶的拍摄场地。汤才富笑着说,片中很多场面都被设计在下午时分,可是真正拍好,其实已经到了晚上。

四天赛程收获满满

  “在北京,感受到了与其他大学学生在能力上的差距。其他代表队伍也很少有大二的学生。” FLY STUDIO实际上是代表广州参加持续四天的由国际青年成就中国部(JA中国)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品格 、创造力 、领导力”JA中国大学生峰会暨JA中国首届大学生DV创作大赛决赛。在这四天里面,他们参与了峰会举办的活动,包括组队完成任务以及走进农民工子弟小学,帮助那里的孩子学习《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等趣味商业课程。彭思树说,在外面转了几个圈,他开拓了眼界,有突破井底之蛙之感。

  《道•无间》在十部决赛作品中以第四名获得三等奖。当时在场观众的反应很热烈,评委给予了国际化的评价。同时,我校参赛剧组也对竞争对手的作品给予了肯定。

在兴趣的路上

  “拍DV很好玩。”彭思树一直强调这句话。从十一二岁开始学习影视表演,到大学里面学习DV课,从《魔鬼照相机》走到《道•无间》,他认为自己还在一个学习摸索期。他谈起第二届DV NEWSCAR最佳男主角罗远昊,谈起自己无论台前幕后,都从这位师兄身上学到很多。“很喜欢王家卫,”他还说,“中午午休的时候还在电脑上播着《重庆森林》的对白,听着入睡。”

  “玩DV玩大了。”在汤才富看来,拍摄DV只是他的一个兴趣,但是玩这个兴趣“玩大”了,不过这仍然只是一个兴趣。他说:“要和有能力的人合作,就像这次比赛,很多人曾找过我参加,但是我选择了思树,和这样的人一起合作能有成果。”

  吴梓灵拍摄的动画DV《寻》曾获得第二届DVNEWSCAR最佳短片奖。“拍摄DV和动画,沟通很重要,制作手法、演技方面等都需要交流。我和思树同宿舍,这方面交流很多,我们还一起成立了以宿舍号为名的‘347工作室’,拍了不少广告短片。”这个比赛在他眼里是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新的平台。他说:“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