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日,广东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生互助计划”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在中山大学召开。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教育部思政司处长徐艳国以及全省一百余所高校学生工作主管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许国彬,组织部副部长、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黄秀娟,学生处副处长、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杨敏生,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阎茹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教育部思政司处长徐艳国在会议讲话中对我省心健工作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六点意见:1.加强组织领导,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格局;2.推动心健课程建设,实施专业机构有效干预,教职工们以言传身教实现全员育人;3.重视心健队伍建设,专业推进,统筹协调,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知识技能及工作能力;4.为心健工作提供必备条件保障;5.注重处理心健与思政工作的关系,将心理规律与有效的思政工作方法相结合;6.提高心健相关问题研究的自觉性与科学性。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总结了我省心健“师生互助计划”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并重点部署了下一步全面构建全省高校“心理健康安全监护体系”工作。
我校以及中山大学等六所高校对开展师生互助试点工作进行了经验介绍。会议还邀请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樊富珉教授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监护体系与危机干预”做专题报告。

黄秀娟代表我校作“师生互助计划”工作汇报
12月2日,各高校代表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以及建立实施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监护体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讨论。
据悉,广东省“师生互助计划”工作于2006年12月启动,在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院校试点开展,重点就教师引导、学生互助,有效预防校园危机事件,实现全员育人,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方法进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