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董小平谈“双代会”两大亮点

文字:杨舒雯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1-08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在第二届双代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前夕,校工会副主席董小平在接受本网记者时介绍,此次“双代会”有两大亮点。其一是《广外教职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其二是《广外非事业编制人员加入工会(草案)》。这两个《草案》都在这次“双代会”上审议通过。
    董小平介绍说,近年来,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职工中患重大疾病的发生率比以往有所上升,治疗的费用也不断地攀升,不幸患重大疾病的教工不堪重负,难以应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生活陷入艰难的困境,尤其是一些收入相对比较低的教工。然而,现有的保障制度并不能给予这些教工足够的帮助,帮扶特困“救助基金”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救助基金”是在学校支持、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建立的公益性、互助性、临时性救助资金。此基金将本着 “人文关怀”的理念,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关心帮助遇有危急和经济上有特别困难的教职工,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董小平认为,基金要靠发动教职工捐助的积累和学校的大力支持。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才能制度化地保障基金真正起到及时救助的作用。当问到如何实施《管理办法》时,董小平说,如果此《管理办法》获本次“双代会”通过,作为此《管理办法》的执行委员之一,她将建议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比如建议实行“捐款实名制”,“受捐公示制”,全程接受群众的监督,以“公平、公正、公开”来规范管理。
    在谈到“非事业编制人员加入工会”问题时,董小平解释道, “非事业编制人员加入工会”是指非事业编制人员与学校签劳动合同满一年以上或劳务派遣人员派到我校工作满一年以上,本人自愿、承认工会章程、按时缴纳会费者均可加入工会组织。这个问题在几次“双代会”中都作为提案提出,但由于当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客观条件都欠成熟,这样的提案未能很好地落实。2007年,国家颁布实施新劳动法,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须配套解决职工的入会问题。因此,我校参照了兄弟院校的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草拟了《广外非事业编制人员加入工会的暂行办法(草案)》,作为本次“双代会”大会的议题,希望能够真正落实提案,解决问题。
    董小平说,目前兄弟院校采取的均是倾向于照顾性的管理方法,比如有的学校对于非事业编制人员加入工会组织只限于允许他们参加工会大型的文体活动,维护这部分教职工政治权益的诉求力度不够。这也是高校工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此议案在这次“双代会”获得表决通过,我校非事业编制的教工在工会组织内,政治权益与事业编制的教工一样,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体检、年终工会福利慰问、困难补贴、特困救助、参加文体活动等福利待遇方面也与事业编制教职工 “一视同仁”。这种“一步到位”的维权的力度,也正是我校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大举措,深得教职工欢迎。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都将是一个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