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依据评估日程安排,11月3日晚,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座谈会如期召开。在行政楼迎宾厅和第二、第三会议室,六位评估专家分头召集了英文学院老教师代表座谈会、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三会同时进行。

评估专家听取老教师们的意见
参加座谈的六位专家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何其莘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主任汪玉林教授、复旦大学朱永生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黄源深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秦秀白教授。
来自英文学院的17位教师和21位学生都是随机抽选出来的。虽然年龄、身份和经验体会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抱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目标:实事求是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专家们提供真实、详细、完整的评估参考信息。
与会专家就英文学院专业设置、学科规划、人才引进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和学生培养等诸多方面与教师代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谈。专家们平易近人,老师们畅所欲言,整个座谈会气氛轻松活跃。
老师们在座谈中既为英文学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又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专家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观点。有位老师提到,英文学院的教学气氛非常好,是个开放的集体,充满坦诚的环境。学院老师之间的交流比较多,平时经常一起讨论教学、科研等问题。英文学院不乏教师人才,但是大家都不藏着自己的成果,非常乐意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其次,学院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意识的阶梯式培养,要求年轻教师跟班听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学院的老教师、老教授也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提供帮助,向他们传授知识和经验。这种对青年教师“传、帮、带”的做法得到专家们的肯定。

专家与我校青年教师面对面
专家们对同学们英语专业的选择、课程的设置、论文的写作等方面极感兴趣,并向同学们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当知道一名学生是选择语言学专业时,专家不禁点头感叹道,“选择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很难得。外语院校中,开语言学的很少,北外也开过,但后来没人学就关掉了,广外真的很难得啊。”

专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在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了解后,专家们也很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他们建议一开始不要期望值太高,要踏踏实实地从基层做起。专家们还结合了自己及身边人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考研,考博士。他们认为学位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他们建议广外的学生把自己定位高一点,因为广外的图书资料、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都是非常好的。
专家请同学们谈自己大学的生活学习体会。有代表认为学文学是培养一个人的修养,也有人认为在大学的最大体会是学会去学习。大四的一位同学说大学四年可以静下心来,不追求名利,也不脱离现实。同学们还谈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谈老师的人格魅力,为人处事,敬业精神,觉得这些都是他们学习的动力。
专家问道,“广外学生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什么?”
一名文学专业的学生回答说,“广外的学生给人的感觉是外语好,但我觉得是在我们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最主要是文化底蕴的提高。”说到这里,专家们进一步追问,“你指的文化底蕴是什么?”
“不但是对文学语言本身的了解,文学本身的欣赏性也很大。通过学习阅读、老师的介绍、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等,让自己可以悟出很多东西,对生活、为人处事的方法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专家听后,不禁连连点头。
听完学生代表们的发言,专家对广外学生身处商业发达的广州地区却很少受商业性、功利性的影响大表赞赏,并说这是他们在其他几所高校所没有看到的。
专家组组长何其莘教授会后说,这是一次非常深入细致的交流,他已多次来到广外,这次跟上次参加一二九晚会(去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感觉一样,广外的师生都很积极向上,校园里有一种向上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