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一个人用眼睛和他人进行对视时,通常会受周围环境微小变动的影响,不由自主地向旁边张望。因此长时间的对视极不易实现,非常考验人的心理素质。” 11月21日下午,校心理学社在南校区3栋宿舍楼架空层举行了“心理学社嘉年华”周日活动,该社团的一位负责人徐臻在现场向记者介绍活动项目时如是说。
![](http://news.gdufs.edu.cn/Item/UploadFiles/200411222021517.jpg)
心理对望,谁能坚持到最后?
![](http://news.gdufs.edu.cn/Item/UploadFiles/20041122211317.jpg)
限时拼图,心理集训
![](http://news.gdufs.edu.cn/Item/UploadFiles/20041122230236.jpg)
稳定性、精确性、果断性——每人只有三次机会,飞镖能否中的?
据心理学社现任秘书长介绍,这是10月份以来,该社团在南校区开展的第四次活动,旨在加强协会南北校区各机构的交流、培训南校区管理层,同时调动新会员的积极性,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当天共有100多人参加了活动,其中绝大多数是协会的大一新会员,还有一部分是路过的同学,他们共同在南校区掀起了一轮心理学“冲击波”。对此,徐臻告诉记者,他对活动效果基本满意,尤其是新会员表现积极,让他觉得协会很有发展潜力。
徐臻认为,和部分其他高校的同类社团相比,我校心理学社的实力较弱,要想在学校现有的人文背景下实现普及心理学知识、引导广大学生有意识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http://news.gdufs.edu.cn/Item/UploadFiles/200411222351503.jpg)
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社团“移植”过来的活动——积极学习借鉴他人优秀成果,增强协会发展后劲
他还说:“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大部分同学对我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还缺乏足够了解,而咨询中心在人员编制和设备配置方面也应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关键是心理咨询中心要想办法主动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让大家知道它的实际功用。不然,心理咨询中心除了在“马加爵”式偶然个案的刺激下暂时红火一下(主要是受到政策层面上的关注),平时还是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
他介绍,心理学社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相关的宣传工作,利用社团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来推介心理咨询。“推广的效果要靠慢慢积累。这么多人加入心理学社,正说明同学们对心理问题很重视。心理学社一届一届干下去,并且保持和心理咨询中心的联动,就一定可以将心理学推广开来。”
该协会的部长助理耿南认为:“我们正在干一件开拓性的事业。说不准,若干年后广外也会有自己的心理学系。那会儿人们在回顾历史时,一定惊讶地发现,几十年前广外早已有一大批爱好‘心理学’的发烧友,在广外踏下了不懈奋斗的先驱者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