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广外体育发展专题)从男足校队看竞技体育优劣势

文字:专题小组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4-11-27 点击数: 分享至:

“广外体育发展,路在何方?”系列报道(1)——从男足校队看竞技体育优劣势

编者按:  随着各学院和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到闭幕,“体育”成为了最近颇为流行的词语。新世纪,我校的办学目标是建设高水平涉外型多科性大学。高水平大学也需要高水平的体育。我校在省的大小体育比赛中既有杰出表现也有相对劣势,我校的体育现状让人欢喜也让人忧。作为涉外型的文科类院校,我校的体育存在哪些困难呢?根据自身的特点我校的体育又应该如何发展呢?广外的体育发展,究竟路在何方呢? 本专题将从过往我们体育取得的成绩到目前所面对的困难、从休闲体育到特色体育给大家对我校的体育发展一个思考的空间。

 

  刚刚落下帷幕的我校第五届田径运动会让我们充分地看到了我校健儿的实力和风采。相对于广东省的一些综合性大学,作为涉外型文科院校的广外在体育上也许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依然有属于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回顾过去,在许多“高手林立”的大型体育赛事中,我校健儿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广外——也是一颗耀眼的“体育明星”。

 

历史见证辉煌

 
  原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65年,当时的学生人数有340多人,体育教师只有3人,由公共课教研室领导、教师采用自订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在八十年代,原外语学院的群众性体育运动颇受好评,曾被评为广州市高校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学校之一;运动技术水平也比较高,曾获得广州市高校游泳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乒乓球团体比赛第一名、男子篮球比赛第二名、女子排球比赛第三名、男子足球比赛第四名等好成绩。而成立于1980年的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由于新成立时,规模较小,教师人数也偏少。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参加省市高校三项素质评比中,曾获得过多次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而在第四届省大学生运动会,也获得过男子铅球第二名的好成绩。

 

95年两校合并后,我校在一些大型体育比赛上,更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光明大道”。

 

去年的58月,在湛江举行的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共派出12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武术、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11个项目的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最终以33铜,总分236.5分,在甲组31所院校中名列第八,还获得多项体育道德风尚奖。相比省第五届大运会(1999年7月至8月在深圳市举行),我校代表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上次的在26所参赛院校中名列13到这次首次闯进大运会的八强。其中我校在男子足球、乒乓球男子团体和羽毛球女子单打这三项赛事中表现突出,均荣获亚军

 

男足校队在第六届省大运会上达到“颠峰”

 

 
  而近几年,我校的足球校队更是“异军突起”,除了省大运会亚军外,球队在广州市大学生足球联赛中取得了不俗成绩:2001年获甲组季军、2002年并列甲组第五名、2003年在康师傅冰红茶广州大学生足球联赛中经过连场激战并勇夺季军、2004年获得第六名。

 

2003年足球联赛合影

 

 

我校男足参加2004年广州市大学生足球联赛

 
  每一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侧重点”,我校作为文科类院校,尽管体育并不是我们的“专长”,但取得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辉煌也暴露问题

 

我校的男足在女多男少的广外拥有这样的成绩,其实力可见一斑,但其不足之处仍不能忽视。

 

 “我们的运动员很团结,个个都希望为学校争光。他们的成绩是用拼劲换回来的!”回顾起以往的成绩,现任体育部党支部书记、曾是第六届省大运会和广州市足球联赛教练的丘乐威告诉记者。说话间,记者察觉到丘老师的言语似乎带一种沉重感。他不瞒记者说,较其它高校,我校体育的确存在的自己的劣势:一、我校体育尖子和体育特招生缺乏。他说体育尖子对提高学校的整体体育水平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大、华工等学校都会有较多体尖生,而我校很缺乏,这就使得我校与这些高校的体育水平存在差距。二、我校体育场地不够。有限的体育场地严重制约着运动员们的正常训练及大型体育活动的开展。三、体育经费有限。由于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师资力量和体育场地的建设,另外对运动员的奖励力度及补贴也不乐观,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而足球校队队员林同学认为,相对于其他高校,我校的体育设施相差太远了。一些外校的足球场分为草场和泥场,草场是专门给校队训练用的专用场地。而我们学校的那一个足球场平时已“超负荷”,这对校队正常的训练是很不利的,因此解决场地紧张问题对提升校队的水平是很有直接关系的。此外,学校对于体育的宣传力度(包括媒体的宣传、横幅的宣传等)不够,从而影响了师生对我校体育的关注程度;“很多同学甚至连比赛的结果都不知道。”其次,他也认为学生们本身普遍对校内校外的竞赛的关注不高也是一个问题。其他的一些校队同学也希望,每逢参加大型比赛时,学校能给予运动员在生活以及训练上集中和到位的管理与安排。

 

  其实,男足校队也不乏“拥趸”。英文学院大三的小钟告诉记者,男足校队的比赛他几乎一场不拉。他从球迷的角度向记者分析:今年的足球联赛足以看出,我校男足面对的是一个新老队员更替的困扰。足球是一个集体性的项目,这十分需要队员之间的磨合和熟悉。

 

  目前,男足在加强各方面的训练,备战明年的广州市大学生足球联赛。

 

 

    在专题的第二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下我校休闲体育的氛围及其产生主客观原因、发展的方向。

 

本专题采写:张小莹  曾观红  张婵  王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