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陈建平:
硕果累累,在于平时积累
“去年因为场地问题,学校无法举办校运会,这届运动会与上届时隔两年,大家更加重视也更加珍惜,各个单位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力图做到最好。”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陈建平副校长认为这届校运会举办得非常成功,选手们优异的成绩是平时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们认真训练的成果,体现了广外大体育成绩的提高和体育教学的进步。陈建平说:“校运会的目的在于检阅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工作的成效,同时通过运动会推动体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一个好学校要有优良的校风,而在体育锻炼中培育出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则有利于优良校风的形成。”
体育部副主任李旭武:
不断完善校运会是我们的责任
“今年的校运会是有史以来参赛和打破纪录人数最多的一届。”体育部副主任李旭武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我们体育老师一向把校运会当成是体育部的一项大事,力求把运动会办得像学校的节日。”凭借这个理念,体育老师们在运动会前加了不少班,尤其是编排记录组的老师们,在赛程安排上花了不少心思。今年我校分为两个校区,给运动会组织增加了难度,“为了吸引南校区的同学,我们专门成立了交通专责小组,协调两个校区间的交通问题。”李旭武说,“我们一直都在完善,今年更首次尝试拉赞助形式,赛场边供人遮阳的太阳伞就是我们的‘拉’回来的成果。同时,这届校运会增加了闭幕式,让运动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原体育部主任潘灶:
看完校运,我感到很欣慰
作为退休教师,曾任体育部主任的潘灶还心系校运会,并且作为仲裁委员会成员之一看完了整个运动会。“今年的运动会场地好,让学生们发挥出了水平,成绩不断提高。”看着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潘主任颇有感触地说。他回忆起第一届校运会,“那时校本部没有场地搞运动会,要去大朗校区举办。而今,运动场是崭新的,跑道是塑胶的,学生们一再刷新纪录,气氛热烈,学院的组织也不错,我感到很欣慰。”曾参与组织四届校运会的潘主任不时感叹学校体育事业的向前发展。“希望以后的运动会能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在时间安排上也更紧凑一些。”潘主任对下一届校运会充满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