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南校区勤工助学从零开始,虽然面临众多挑战,但白纸能绘最美的画。为了解其中情况,记者走访了南校区勤工助学办公室的有关人员。
隶属于南校区学工办的勤工助学办公室与北校区勤工助学中心在架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南校区勤工助学办公室下设主任、执行主任、副主任等职和秘书处、财务部、综合服务部、IT服务部、推广策划部等部门。财务部独立于秘书处之外,由副主任兼任财务部长。综合服务部则相当于把北校区勤工助学中心家教服务部、外语服务部和市场服务部三者合并在一起。

办公室的设备还没有搬进来
白手起家的难忘岁月
读国际贸易的陈佳能是南校区勤工助学办公室的秘书长,在目前摆设还十分简陋的办公室里,这个随和健谈的女孩向记者回顾了一群年轻人在三个月里架建起南校区勤工助学办公室的创业艰辛。
“大家都是新生,刚开始工作时业务不熟悉,许多任务都没有明确的指示,也没有人会一直告诉我们怎么做,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摸索,有时每个星期六、日都跑到北校区去请教师兄师姐。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收获了许多,懂得了合作与相互鼓励。”“之前没有办公室,我们开会、值班都在书报亭,现在的很多策划,都是当初十几个人挤在那小小的书报亭里商量出来的。”
她提到早期招聘售报员的情况,8个岗位吸引了100多个同学参加面试,当时的场景让他们震惊而感动。这种震惊与感动,正是他们努力工作最大动力。
“会有困倦的时候,天天都奔波在校园里,有时觉得学习与工作两全但真的不能‘齐美’,于是有过动摇。但后来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轨道上,为了那一群充满渴望的同学。”“学校把勤工助学工作看得很重,校领导让我们放手去闯,不管是否盈利,都要以服务者的态度去面对每一项业务,让每一个贫困生都能感受到广外大的温暖。”
一直的奋斗换来了今天的自豪:“我们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书报亭从开始营业时只售两份报纸到现在各种杂志报纸琳琅满目,还有牛奶的订送业务也日臻完善,这些都是由我们自己找货源,联系供货商商讨细节,自己经营的。我们要让广外的所有同学,甚至大学城里其他高校的同学都知道广外有一个真正可以帮助到同学的勤工助学办公室。”
他们有理由自豪,从“0”开始的勤工助学办公室目前已为同学们设立了包括自行车维修队等10类约200个岗位,竭尽所能地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我们的"合家福"
我们工作我们快乐
在勤工助学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一篇名为《我们的书报亭,我们的快乐》的文章,作者是售报员之一。记者浏览了一下,文章里洋溢着因充实和收获带来的快乐。在南校区勤工助学的同学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呢?为此,记者对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进行了采访。
记者:“报亭的工作应该是比较繁琐单调吧,做这份工作有过犹豫吗?”
售报员:“没有,我觉得可以在这里收获很多,可以学会如何开展团队工作,如何经营生活,如何与人交往。”
记者:“勤工助学的收入对解决你的生活费用帮助大吗?”
售报员:“现在每天工作一到两个小时,每人每月报酬是100元,加上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基本上没问题。”
记者:“你希望学校或同学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
售报员:“希望同学多支持报亭的工作,由于现在业务制度尚未完善,订报的老师或同学有时无法按时收到报纸,请多多体谅。也希望广大同学多给我们提供建议和意见。”
而对于负责牛奶订送业务的同学,对于工作的收获,又是另一番感想:“冬天6:00起床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不过这样可以加强时间观念,克服自身惰性。”

清早送奶去~
以后的路 风雨同舟
南校区勤工助学办公室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各岗位的岗前培训。另外,一个销售数码产品的“IT小超市”将于学生活动中心成立。而书屋、咖啡屋等经营实体也将陆续启动,这一切会有利于勤工助学办公室逐渐向勤工助学中心过渡。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广外的勤工助学机构会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同学,让广外的校园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