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自从南校区饭堂实行“红线制度”以后(本网11月12日相关报道《南校区饭堂新举措:红线新“通道”方便学生打饭》),饭堂里排队打饭的秩序的确有所改善。前段时间,在每天的打饭高峰期,饭堂里就会出现一群“喇叭人”。
这群“喇叭人”由各学院的生活委员组成,轮流在饭堂值班。其工作就是拿着喇叭在打饭窗口前督促同学们排队,并当场批评插队的同学。每天,他们都会拿着喇叭吆喝“请同学们排队!”“请同学们自觉遵守纪律!”。自从有了这些“喇叭人”,同学们的排队意识增强了,饭堂里的秩序也相对地变得井然有序。可是,近段时间,“喇叭人”却突然消失了。

队伍的源头在哪里?
“喇叭人”的消失,对饭堂秩序的影响如何呢?其原因是什么呢?本网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并对部分同学进行了随机采访。
记者首先采访了学生会生活部的有关负责人。他们表示,设立“喇叭人”这一管理方法是经过生活部多次讨论后才决定的。他们说,自从设立了“喇叭人”之后,饭堂里的秩序好了很多,同学们不但提高了排队的意识,而且也自觉遵守“红线制度”,留出空间让其他同学穿行。虽然打菜时的秩序还是比较乱,但是相对于以前来说已经有所改善了。
当提及“喇叭人”突然消失的问题时,他们说,现在需要时间去总结和改良这一种方法,同时也想看看同学们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性是否会减退。该负责人还透露,接下来生活部会和饭堂的工作人员联系,共同研究解决秩序混乱问题的方案。例如,工作人员只能给排在打卡机正前方的同学打卡,而拒绝给插队的同学打卡。
针对饭堂的“喇叭人”管理制度,同学们也各持己见。在记者随机采访的30位学生中,大多数人认为饭堂的秩序一般,部分人觉得拥挤状况严重。对于“喇叭人”的作用,大多数人认为有一点效果但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当“喇叭人”值班的时候同学们会“自觉”地排队,一旦“喇叭人”消失,秩序混乱的局面又会重新出现。
在采访中,同学们对饭堂秩序混乱的原因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不强是关键原因。同时,饭堂的设计不够科学,排队打饭菜的空间面积应该大一点。此外,饭堂的营业时间比较集中,通常是在下午5点才开始营业,而这时又正是放学的人流高峰期。

小心!危险!
对于改善饭堂秩序的问题,学生们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一是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秩序问题真正灌输到学生们的意识里;其二是把食物分类放置,比如菜,肉,鱼分别放在固定的窗口里,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学生找菜而引起的秩序混乱;其三是工作人员只给排队的学生打菜,不要让后来者捷足先登;其四是在每个窗口设一个护栏,这样就直接限制了学生插队;其五是希望饭堂延长饭菜供应时间。
一个学期快要结束了,而南校区饭堂的秩序问题一直都没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不仅仅是饭堂工作人员的问题,也是我们同学自身的问题。我们要等到哪一天才能真正地让“喇叭人”永远休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