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访谈) 董小麟,解不开的南校情结

文字:廖银洁 翁丽梅 何文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3-03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三月的广州,细雨绵绵,让人感到丝丝的寒意,而美丽的南校区却始终生机盎然。经过全体建设者19个月的奋战,南校区在荒丛中拔地而起。在首批入住的四千余名学生和百余名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新新南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天天地发展起来。其中的功劳自然也离不开他——广外大副校长、南校区管委会主任董小麟。

 

  在这特别的三月,南校区正式展开了它生命中的第二个学期。作为南校区管委会主任,副校长董小麟必然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坦率:任更重,道更远

 

   回顾上学期的工作,董副校长谦虚地告诉记者,成绩是大家的,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后勤、保卫等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开展。南校区上学期的工作得到了整个学校领导班子的充分肯定。

 

   他还说,南校区是广外大的一个异地校区,进驻这里的老师同学成了第一批开拓者。南校区虽有先进的硬件设备,但校园文化底蕴,学术氛围这些“软件”设施还不健全,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进一步努力。董副校长还强调,南校区能有现在的局面,首先要感老师。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在南校区这片新土地传播知识;其次要感谢同学们,他们靠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去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挑战;还要感谢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小谷围街道办事处和小谷围派出所的全力帮助。

 

 “当然,南校区的工作也遇到一些困难。”董副校长如是说。例如,基建进度较慢,影响图书馆竣工;邮局、中国银行营业厅等配套设施还未到位;此外,一期工程也遗留一些问题。董校长介绍说,学校正竭力与建设部门,当地政府沟通协调,以尽早解决这些难题。同时,今年学校也打出“服务质量年”的口号,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师生生活,南校区学生第二饭堂也将于下半年开放。

 

 提及对南校区同学的印象,董校长笑着告诉记者,这批同学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同时,他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勇于克服一切困难,为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而继续努力。因为,南校区的建设,任更重,道更远。

 

     憧憬:南校明天会更好

 

 对本学期南校区将开展的具体工作,董副校长指出,将根据学校整体规划,结合广外大40周年校庆,并围绕“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一主题,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与人文科学讲座,以营造更具广外特色的学术文化氛围。此外,学工办也会进一步组织管理好学校的社团活动,使社团活动更有意义和影响力。

 

 从本学期学校通选课的报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大一新生有很强烈的求知欲。为满足同学们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学校将争取在下学期开出更多的选修课,以拓宽同学们各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人文与科学文化素养。他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工作与经济挂钩,经济类课程比较受欢迎。为此,学校会考虑在经济课程方面下功夫。这将对我们的就业与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火腿”之说

  

    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采访。坦率、乐观使我们了解了一个真正的董副校长。还记得在去年九月“南校区教师动员大会”上,董副校长曾风趣地说过,“学校派我来南校区不是做一方诸侯的,我觉得南校区的地图形如一只火腿,我的任务就是怎么使这只火腿保持鲜嫩而不变质。”半年过去了,南校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董校长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而且他还将一如既往,因为他已和南校区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