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赵丽华现身释“梨花体”诗 媒体齐聚广外追捧

文字:钟夏平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9-25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今天晚上的这个讲座,我认为所有到这里来的人都不虚此行。请到最前沿的诗人来给我们现身说法,这在广外近年来还是首次。这是一个文化的美宴。”中文学院陈飞院长对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赵丽华现身广外做讲座如此评价。


赵丽华表情丰富

  9月24日晚,赵丽华风尘仆仆地赶来,为广外大师生带来了题为“‘梨花体’与中国当下诗歌”的精彩讲座。该讲座由校党委宣传部、中文学院和图书馆主办。赵丽华的到来使广外刮起了“梨花”旋风,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内人头攒动。同时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和新快报等社会媒体也到讲座现场做采访。

“我到现在也不理解‘梨花体’到底怎么回事”

  讲座中,赵丽华介绍了自去年九月份以来持续了将近一年多的“赵丽华诗歌事件”的始末。她指出,这个事件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仇视伤害的小事件慢慢地由于众多人的参与演变成了“诗歌事件”,又由于众多文化人的参与演变成了“文化事件”。她坦言,这一次事件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和冲击。她还批判了有些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大肆渲染,报道失实。

  “我到现在也不理解这‘梨花体’到底是怎么回事?”赵丽华说。她认为对诗歌归类划派是非常牵强的,同时她也强调自己是无帮无派的,是单独的写作者。她说:“真正的大侠是孤独的,只有那些鸡鸣狗盗之人才拉帮结派,啸聚山林。”

  对一些大众批评较多的诗歌,赵丽华也作了解说。如《我终于在一棵树上发现》,她表示这首诗实际想告诉大家我们所看到的、了解的永远是局部的,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并未发现。而对于《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她说诗歌是最自由的文体,她只是用最平白的手法去进行创作。

“一个诗人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见解”

  赵丽华在对自己诗歌的解说中道出了她的独到见解。她认为,诗歌是要诗人提供给读者地点、细节、场景、画面、瞬间,由读者去仔细领悟的。浮躁的人是读不懂诗歌的,诗歌和绘画的留白有相通之处,它是要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首诗正说明了这一点。她也表示,这首诗是她最满意的一首新诗。

  赵丽华认为,一个诗人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见解,艺术的发展是一个独辟蹊径的过程,她的《廊坊不可能独自春暖花开》就是以一个新的方式,用三个城市的天气形象来创作的。她还认为诗歌是有好坏之分的,“只有二流的诗人才每天写好诗。”


赵丽华给媒体记者作答

  讲座后,赵丽华对各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也做了相应的答复。她认为‘恶搞’并不是很坏的现象,其实它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质疑。同时她也提到了有关诗歌娱乐化趋势等的问题。

  听完讲座的部分师生表示,这个讲座让他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赵丽华及“梨花体”事件。不少同学纷纷说道:“赵丽华讲得很有激情,她的观点很独特。”中文学院伍方斐老师提到,作为当代的前沿诗人,赵丽华代表了当今文化存在的一种现象,这对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现当代文学有很大帮助。

 

相关链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赵丽华
  
  那天喝干红,唱小曲
  
  黑铁木筷子在花梨木桌子上敲节拍
  
  A唱《春闺梦》,程派
  
  B唱《一无所有》,崔派
  
  C唱《雨夜》,陈派
  
  D唱《千里之外》,费派
  
  (众所周知,周派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唱的)
  
  最后E来了,一袭白衣,推门而入
  
  隔张餐桌,与我相望
  
  自称李白,来自唐朝
  
  见我惊讶,就解释说是大唐盛世的唐
  
  而非唐朝乐队的唐

《廊坊不可能独自春暖花开》>>>> 


赵丽华事件由来
(点击标题即可打开)>>>>

赵丽华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haol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