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生处发布了《2004至2005年度下学期学生工作要点》,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和目标在该工作要点中有所体现:“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开展精品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学习与研究相结合,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创新创造能力,为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创造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学生处处长林绍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还只是刚起步,学校各部门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林绍雄说,有关部门领导会进行更多的研讨和交流,也会积极向兄弟院校学习取经,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新工作思路和观念,将目标和要求贯彻到工作中去,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学校会开展更多的精品活动,特别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第二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术能力和科研意识,并且还要加强与第一课堂的联系。
林绍雄介绍,学生处一向很重视学生的科研参与和成果,每年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等具有很强学术性和科学性的活动,希望由此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意识。
学生处副处长、我校就业办副主任赵烨向记者介绍,我校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越来越高,包括在国内攻读研究生双学位的,以及出国深造的。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我校学生在科研学术方面的兴趣、对专业知识的研究能力越来越强。200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04%,就业方向主要在国有企业,包括公务员等。之所以很多同学去国有企业,是因为国有企业比较规范,且同学们在那里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对自身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选择外企的也不在少数。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是因为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对学历的更高要求,不少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愿意继续深造。
对于我校五项改革中“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和目标,赵烨强调,这项决策对就业有促进作用。社会上有个说法,广外学生英语方面的确数一数二,但后劲不足,综合素质比不上一些综合型大学。这个说法从一个侧面透露了我校学生在科研学术水平上的不足。“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提出,正好使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专业水平更加扎实,知识面更加广阔。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既可以提高我校的声誉,也可以提高我校学生素质,所以对就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