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借着开放日的喜庆,今天上午,经贸学院经贸论坛系列——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在二教116举行。
本次活动由经贸学院学生会主办,出席的嘉宾有——严明、陈子锋,廖继兵和肖莹四位优秀毕业生。他们和同学们一同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工作经验的点点滴滴。活动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

今天做客经贸论坛的四位师兄师姐中,严明师兄是广东省中协展览公司的总经理,94届国贸毕业生。严师兄在毕业后首先在华润公司从事贸易工作,后来自主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现在与光大房地产公司合作在新琶洲会展中心附近投资了15个亿的资金,成立了一个占地25万平方米的跨国采购中心。
陈子锋师兄现任平安珠海公司副总经理,97届外贸英语系毕业生。陈师兄毕业后分别在美的集团,康佳集团,百事可乐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现在从事保险行业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
廖继兵师兄现在在美国manpower猎头公司工作,2000届国贸毕业生,在进入manpower公司之前曾在一间物流公司工作过。
肖莹师姐是05届国贸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已经通过了面试,进入了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北京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企业风险管理部。
四位师兄师姐都是各自行业和本届毕业生中出色的佼佼者,而在今天的经贸论坛上,他们根据自己丰富的阅历总结出来的经验给来到经贸论坛的师弟师妹们上了宝贵的一课。
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在论坛上,严明师兄多次谈到了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新思维造就了严师兄今天自己的公司。严师兄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思维方式看到了中国跨国采购广阔的市场,然后制定了多份可行性报告,最终成功和光大房地产公司合作,成立了跨国采购中心。他说:“当时毕业时市场上的形势和现在不一样,10年前在外贸领域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几乎都能取得成功,但现在的社会就业压力较大,行业之间竞争激烈;业务员之间的客户源在十年前大家都是共享的,可是现在想分享别人的客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种情况,毕业生们应该如何去应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严师兄在这个问题上主张“学以致用,运用新思维找出各行业中衍生出来的机会,从而达到成功。”他一开始就从事贸易行业,在南海有一个1000多人的工厂,每年的外贸总额达到1000多万美金。他就是从外贸行业的繁荣看到了“展览摊位的缺乏”从而在一系列的展场建设中挖到了第一桶金。严师兄还举了锦汉大巴公司发展为锦汉展览中心以及的例子生动的说明了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成功贵在坚持和善于总结”
陈子锋师兄在经历了多份工作后得出最大的感受是:成功靠的就是“坚持”二字。陈师兄在大学时坚持在学生会工作了四年。每天工作完后不管多忙他都会抽出半小时的时间来总结当天工作的不足,就这样每天的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然后再改进。后来就发展成了学习到调整到再定位的工作方法。当找到正确的方法后陈师兄就会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
陈师兄还回忆了自己大学生活的情况。在上大学前,他学习了6年的音乐,并于高二的时候考上了星海音乐学院,但由于家人的反对,他又重新投考广外,并在这里找到了人生新的起点。陈师兄读大学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学好专业课和书本基础知识,常常去图书馆查阅市场营销及国贸的相关书籍。

在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陈师兄以亲身经历为例子给予了毕业生们一些经验。97年师兄毕业时,外贸形势转差,当时师兄并没有好高骛远,而是先找到一份工作后稳定下来。在美的集团工作期间,陈师兄一直在调整和重新定位,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的舞台,然后凭借着自己不服输的精神坚持下去,最终取得今日的成功。
“要想成功,经验交流很重要”
廖继兵师兄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在做一些决定性的选择时,他的师兄师姐都都通过经验交流给予了他很好的建议,而正是这些建议使得他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廖师兄说:“经验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交流越多越好,所以像经贸论坛这种交流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廖师兄还提到了自己大学时间安排的方法。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廖师兄就提出疑问,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自己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他把大学毕业形容成一场马拉松比赛的开始,而大学其实就是这场马拉松赛的热身和训练期。廖师兄结合了自己特点,给自己大学生活定下了三个目标。
他用20%-30%的时间学习好英语,因为英语是沟通的桥梁,掌握好外语以后在外企的工作自然会多起来。30%的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廖师兄培养了自己在经济领域方面的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局限在国贸这一门课程上。这使得他在毕业时国贸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变得更加有竞争力。剩下40%-50%的时间他把重点花在能力的培养上,廖师兄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参加了非常多的社团,经过不同的尝试后他把焦点放在了志协的工作上,并从中培养了自己领导方面的能力。在进入manpower公司后,该公司的经理选择了他作为整个团队的领导而不是那些年龄比他大的多的人,廖师兄说公司看中的就是自己经过志协工作培养出来的领导才能。
“做好简历,根据公司的需要培养自己的能力”
肖莹师姐在如何应聘上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师姐面对种种不利于自己因素,突出了自己的优势,最终应聘成功。肖师姐给毕业生们做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按照自己的特点写好简历,师姐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简历,在短短的两页纸的简历上,师姐精心拣选了对应聘有用的信息。其次广外的学生应该突出自己外语优势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最后,肖师姐还告诉我们一些应聘的小技巧,如专场的招聘会效果会比那些大型的招聘会好很多,在全国各大高校的BBS上往往能找到一些我们学校没有的招聘信息,和面试官交流的技巧和礼仪等等。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在场的同学。一位经贸学院大三的同学告诉记者:“参加今天的论坛收获很大。感受最深的一点的就是这几位师兄师姐教会了我们要自信,要在不断摸索中寻找到自己的个性特点,要敢于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另一位同学也表示:“今天听师兄师姐介绍他们的经验,学到了不少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发现了一些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这几位优秀毕业生都提到的,比如自信、善于沟通、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等等的一些想法,对我们这些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无疑都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