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深化改革 推动学校工作上新台阶
——
在新学期工作布置会暨深化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摘要)
徐 真 华
2005年2月24日

各位同事:
爆竹声中辞旧岁,金鸡报春迎新年。这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声,让我联想到10年以前,也就是1994年12月18日,我在第38期原广外的校报上撰写的一篇短文,题目是“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在文章的一开头引用了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诗让我重温了10年前我写这篇短文时的心情。10年了,我们的改革也小有所成,但是新桃换旧符的工作没有止境,因为形势在变化,因为时代在前进。
校党委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分析研究一致认为,改革是发展的源动力,发展是硬道理。学校要在新的平台上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革新不适应学校发展的办学思想、教学体系、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用在教学和科研上。
本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围绕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移的大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完善机制,强化学科建设意识,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强化学术研究意识,提高治校办学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和教育质量。
新一轮改革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体现超越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思想,重点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治校办学能力问题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问题。下面,我代表学校党委对这次改革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做法、要求作一分析。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回顾新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走过了两个时期:即1995年至1999年的合并磨合时期,1999年至2004年的改革发展时期,从2005年开始,学校将全面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那么,当前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呢?一方面,学校规模扩大了,校区增多了,新的专业增多了,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也大大地增加了,科学管理的问题迫切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在规模大,新专业多的背景条件下,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问题迫切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迫切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深化改革,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确定一个科学的富有前瞻性思路的问题迫切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另一方面,我们刚刚制订了全校的学科专业调整和校区布局方案,刚刚确定了主要校部机关进驻大学城校区的时间表。刚刚草拟了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的三个纲领性文件,即学校教育事业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科研发展规划。第三方面,学校党委于去年提出了再利用10至15年时间,建设优秀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我校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但有差距不要紧,关键要有思路,有了思路才有赶超的出路。
毛泽东同志说得好,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经报告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同意,学校党委郑重决定,对全校本科层面二级教学单位的行政领导班子进行全面的届中调整,新成立的5个二级学院的行政领导班子的配备遴选工作同时启动。
同志们,我想首先强调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本次调整绝不是对本届二级本科教学单位行政领导班子的工作予以低估或否定,不是的,这2年来,说得更准确些是这5年来,各二级学院的历届行政班子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令社会瞩目的巨大成绩,否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这5年是广外大历史上发展最快也是发展最好的时期,否则也不足以说明近5年来我校招生和就业“进口出口”顺畅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是大家锐意改革,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各位院领导特别是各学院的一把手勇挑重担,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结果,是我们各二级学院这几届领导班子取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学校党委之所以提出对各学院行政领导班子进行届中调整的计划,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未来几年的竞争中,在与大学城强校名校的竞争中,在与全国同类高水平大学的竞争中,不仅不落败,而且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在肯定我们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不能不看到我们干部队伍中在观念上、思想上、行动上的某些不适应。纵观学校发展状况,我们认为,与发展变化了的形势和任务相对照,目前我校至少存在着六大不适应:
1.部分领导的学科建设思想包括有些教学行政领导的学科建设思路、学术视野、教育管理和教学行政能力等尚不能较好地适应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大环境和小气候。
2.教师群体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不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由目前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移的办学思路。
3.教师队伍总体水平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结构指标未能较好地适应已经扩大了的办学规模和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质量要求。
4.部分干部教师的精神状态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质要求。
5.学校的管理水平(包括党务、行政、教学三大块)尚未能较好地适应跨越式发展对学校在党务、行政和教学工作三方面尽快出新思路、新举措、开创崭新局面的要求。
6.从未来几年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来看,我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能够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以上这些不适应我们如果不加以重视,以上这些矛盾我们如果不加以研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进程,甚至会损害学校已经建立起来的声誉、形象和品牌。同志们,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在竞争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毫不犹豫地修正我们的不足和弱点,义无反顾地搞建设,抓质量,上水平,谋发展是我们的唯一追求。
二、改革的基本内容
这次改革,将涉及干部、人事、教学、科研、分配、后勤等方面观念上、制度上、模式上一系列的变革与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次改革是2001年5项改革的延续和深化,其目的不是简单地调整几个二级学院的行政领导,而是在思想的层面,观念的层面,制度的层面,管理和行政能力的层面进行一场创新性的变革。事实证明,没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就不可能有治校办学的新思路,就打不开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就本次改革的基本要点作一些说明,具体的改革措施与方案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落实。
1.深化干部人事体制改革
二级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实行院长负责、集体领导、分工合作的领导模式。集体领导主要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副院长对院长负责。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是确保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决议、做好二级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十分重要和必须依靠的党的基层组织。党的总支部委员会要发挥保证、监督、参与和支持等作用,党的支部委员会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本次改革对有本科教学任务的各学院的行政领导班子进行全面的届中调整,新成立的5个学院的行政班子配备工作一并启动。正副院长向校内外公开招聘,此项工作本月中旬开始运作,到4月底前基本结束,实施方案将于近期下发。
制订各单位领导班子责权利统一的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以及相应的业绩考核奖励制度。最近首先出台各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大纲,行政班子目标责任指标体系,院长、副院长岗位职责,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和相应的业绩考核奖励制度。由校领导牵头,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研究生部等单位负责,做好目标责任制的督导与评估等工作,加大教学科研监管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招聘力度,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相关指导思想、政策、举措等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使之更符合事业发展要求和我校实际;着力推动教师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高素质的“四高”工程。请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校办会同相关部门对现行实施方案进行修订。
2.深化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学的管理由目标管理调整为宏观管理,重在对二级教学单位工作的指导、调控、监督、考核,二级学院由以过程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目标管理为主,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由于管理重心下移,各二级学院在行政班子调整完之后,须立即着手重新梳理并细化本单位的专业教学计划(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科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等。专业建设除了要推行并完善学分制,精简并优化课程,加强以文史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式、研究型学习外,还要积极创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具有较深厚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增强我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学科建设要注重提升办学层次和教师的科研能力。队伍建设要在教师学历提升和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部和人事处要研究并制订出一个长效监管机制。
3.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达到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充分调动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科研团队,确立我校在若干学科和学术领域的地位,学校决定充实完善原有的科研管理制度,修订科研业绩考核与激励办法。鼓励多出有理论研究深度,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显示度高,贡献大的高水平、高层次科学研究和成果,加大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获奖项目和在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奖励力度。同时,根据不同学科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或激励措施,推动我校科研事业和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理顺大学与各学院之间的分配关系,试行切块管理的经费使用办法。制订并试行各级领导干部年度业绩考核奖励实施方案。请教务处会同财务处、人事处拿出可操作的试行方案。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是开源节流,因此我们在坚持勤俭办学,花好每个铜板,用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做好开源这篇文章。各有关单位要在国际合作办学、社会培训、项目培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各学院都要把继教学院、公开学院、国际学院、附设学校(含两个附设外语校和附中)的事业看作学校事业不可分割的部分,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
5.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借鉴兄弟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拟在本学期晚些时候召开学校后勤工作会议,对我校近几年来的后勤社会化工作作一次全面的总结,探索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具有广外大特色的后勤改革新路子。由后勤处在5月底前拿出深化改革方案。
三、几点希望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战略决策,但改革怎么个深化,发展怎么个加快,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所能奏效的,它既需要我们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还需要我们采取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籍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大家提三点希望。
1.希望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员工继续发扬在2001年实施校内五项改革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识大体、顾大局,同心同德促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此,我希望大家做到“四个坚决摒弃,四个牢固树立”,即坚决摒弃本位主义,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坚决摒弃守旧观念,牢固树立开拓意识;坚决摒弃不作为思想,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决摒弃围城思维,牢固树立发展意识。
2.希望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坚守岗位,切切实实把投身改革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改革推动当前工作,通过做好当前工作加快改革进程。
3.希望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强化改革意识,勇挑改革重担,要将正在开展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和即将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融入这场改革当中,将这场改革作为检验、考核党员和干部素质能力形象的一个重要关口。决不允许有人借机撂担子,捅漏子;决不允许有人借机等一等,歇一歇,该做的不做或少做,该抓的不抓或少抓。谁耽误了学校的工作,谁就必须承担责任。
同志们,学校已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到2007年学校在校生将达到22000至24000人的规模,比2004年接近翻一番。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学校提出要把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当作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要把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当作学校强化学科建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和办学层次的过程;要把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当作学校有效实施多校区管理,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过程;要把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当作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过程。同志们,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抓改革,促管理,重建设,谋发展。同志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将面临许多困难,许多阻力,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改变不了我们向前迈进的决心,再大的阻力也动摇不了我们建设高水平人文社科类大学的信心,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让我们携起手来,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共同开创广外大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