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翻译界知名学者共话翻译理论创新

文字: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图片:李宛馨 实习记者 刘嘉亮 陈隽彦 编辑: 发布时间:2015-04-01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3月28至29日,“何为翻译-—翻译的重新定位与定义”高层学术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由《中国翻译》编辑部和《东方翻译》编辑部联合主办、广东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助组组长、广东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我校校长仲伟合,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王宁,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许钧,中国翻译协会杨平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谢天振、柴明颎,中国社科院教授赵稀方,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宏志,台湾大学教授梁欣荣等20位知名学者就新时期翻译的重新定位与定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仲伟合发言

仲伟合在致辞中指出,重新定义翻译必须考虑当下的六大变化:翻译由译入为主转为译出为主、翻译内容扩展为所有的实用文体、翻译方式发展为人机互动、翻译队伍逐渐走向职业认证,以及翻译研究呈现多学科视野。王宁认为当代翻译包含两种重要形式,即图像翻译和国家形象建构,翻译研究领域可望得以极大拓展。许钧指出,当下翻译呈现出强烈的文化输出诉求,这种新态势促使翻译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谢天振认为,在翻译职业化时代,现行翻译定义无法涵盖翻译行为和活动的内涵,必须结合当下历史语境重新思考、重新定位。

 

王宁发言

多位与会专家从语言服务和科技发展的视角对翻译的重新定义问题进行了思考。我校教授穆雷明确提出,翻译是语言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杨平认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翻译行业是文化产业和语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柴明颎指出,大数据职业化时代的翻译正朝向语言服务的广阔领域延伸。上海交大教授胡开宝认为,传统的翻译定义受制于历史语境,缺乏对当前译出现象以及技术翻译活动的关照。北京大学博士王华树阐述了信息技术变革对现代翻译观念的重要影响。

许钧发言

与会专家还从多学科视角阐释了各自对于翻译重新定位与定义的思考。广东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瑞林从知识论视角对翻译的终极性解释进行了探索。王宏志对比晚清西籍译入和当今汉籍译出的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以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为参照,分析了翻译的时代定位问题。梁欣荣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视角探讨了翻译与文本的多重关系及其对翻译定义的影响。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廖七一认为,翻译研究范式的演进体现了对传统翻译观的强烈冲击以及对翻译活动本质认识的不断拓展。赵稀方分析了文化研究视野中翻译研究对象的变化历程。广东“珠江学者”、我校教授黄忠廉对翻译的定义方法进行了辩证思考。我校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赵军峰从翻译职业化的角度探讨了翻译行业发展的国家立法和政策定位问题。暨南大学教授蓝红军尝试引入翻译的关系维定义和功用维定义之外的发生维定义,试图构建对翻译本质认识的三维模型。复旦大学教授戴从容以乔伊斯作品翻译为例,认为传统的翻译观已不再适合阐释后现代实验性文学作品的翻译。华中师范大学陈浪考察了翻译概念的历史变迁,认为翻译的定位与定义必须从当下翻译现实出发。

谢天振发言

本次论坛的召开并非要寻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历经万世而不破的翻译定义,更不是试图将新的阶段性的认识装点成毫无破绽的完美的“真理”去规定所有人对翻译的理解,而是通过从各种角度对翻译本质的讨论来触发译学界对翻译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引导人们深化对翻译的发展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的认识,进而调整翻译理念和翻译教学理念,回应翻译现实发展对翻译研究所提出的描写和解释新的翻译现象的需要,从而拓展翻译研究维度,延伸翻译学的理论发展空间。本次高层学术论坛形成的共识可望对国内外翻译学界的理论创新产生重要影响。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