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9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五届英语综合技能大赛决赛”在广外南校区B8小礼堂隆重登场。出席本次大赛的嘉宾有教务处副处长焦方太、南校区学工办主任钟罗军及校团委副书记刘志军等。
本次决赛共分A、B、C、D、E、F六支队伍,分别来自各个学院,每队包括3名成员。在比赛中,参赛者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充分运用综合能力,展现了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

隆重开场
大赛以PPT形式拉开了帷幕,回顾了自2001年起历届“英综”大赛的不断发展与演变。每张幻灯片都记载着光荣与奋斗。英语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对于一所涉外型学校的学生来说,英语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记者招待会”——模拟大挑战
赛程分为两大环节。第一部分为“MOCK PRESS CONFERENCE(模拟记者招待会)”。该环节共进行6场模拟招待会,每场包括 “发言方”与“译员方”。各队轮流担演上述两方,其中“发言方”的角色更是由学生自行设计的,如:本校学生会主席、中大学生等。
首先,“发言方”围绕某一主题做简短的英文演讲,“译员方”负责“招待会”全过程的“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随后由外教GILBERT、唐佳梅老师以及现场观众来饰演不同身份的记者,如: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广州日报记者、新闻社记者等进行提问。

当一回“译员”
此环节的主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广外大的校训”、“40周年校庆”、“大学资源共享”、“抄袭问题”和“网络的应用”等,涵盖了大学生活各个方面。评委表示,这一环节主要体现的是学生临场应变能力、中文基础水平以及英文流利程度。
辩论赛——唇枪舌战
六队参赛者各有千秋,但来自商英学院和英文学院的两队最后脱颖而出,进入第二环节“IMPROMPTU DEBATE(小型辩论)”。经过短短15分钟的准备后,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战”了。
正方是来自英文学院的B队,他们强调的是“The Use of Mobile Phone Facilitat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手机的使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反方A队商英学院坚持观点“The Use of Mobile Phone Hinde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手机的使用阻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反方的其中一个观点是:长期依赖手机通讯的人会淡薄与亲友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意识,而且更容易忽略身边人的感受。而正方也毫不示弱地进行反驳:时空的局限使人们不得不借助于高科技的沟通手段,这恰恰是历史的进步。
短兵相接之后,双方进入最后的总结陈词阶段。最终来自商英学院的代表队以微弱优势胜出,英文学院名列团体二等奖,其余的交流、政管和西语学院荣获三等奖。而综合个人表现奖皆由商英学院包揽,一、二、三等奖分别由苟思同学、王雪同学和黄璐同学获得。

“辩”来“辩”去
比赛环节结束后,外教Gilbert做了精彩点评。他首先肯定了所有参赛队伍做出的努力。随后他就英语学习与比赛提出了几点建议,他特别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要回避评委提出的问题,要答到点子上;其次要自信,在台上平常心态尤为重要。最后,他幽默地说幸好自己不用投票选择,当评委实在是太难了!
在这次比赛中,来自商英的苟思同学获得团体及个人表现一等奖。她流畅的口语及自信的心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从这次比赛中,她学到了很多,从赛前的准备到现场发挥都离不开队友的相互支持与配合。两位队友的基本功尤其是翻译方面很值得她学习。她对南校区的师弟师妹们谈了几点自己的学习心得。一是平时注意积累,打好基本功,脑子里的东西多了,自然会脱口而出;二是多练习,想提高口语的同学要多和外教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和周围的同学一起练习。总之,多听、多看、多练是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

获奖选手:最重要是自信
对于这次大赛,大一同学们反响不错,北校区的“前辈”也乐于传授经验。不少同学认为,这次把英语综合技能大赛决赛搬到南校区是个不错的尝试。这对促进南校区学术氛围有所帮助,同时也加强了南北校区间的交流沟通。他们希望以后将会有更多的精品活动在南校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