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25日,“跨越边界:第一届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高峰论坛”国际研究会在我校北校区图书馆拉开帷幕。论坛主题为:“翻译:中国文学、文化与世界融合”。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丹麦和英国的11位专家学者将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上作主题发言,国内各高校的近两百名师生参与了此次学术盛会。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墨尔本大学亚洲学者讲座教授、我校云山领军学者罗选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罗新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文系教授张敬珏(King Kok Cheung),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英文系教授谢少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市立大学享特学院教授梁志英(Russell Charles Leong)、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萧丽玲(Li-ling Hsiao),我校校长仲伟合、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瑞林。论坛会开幕式由李瑞林主持。
仲伟合致辞
仲伟合欢迎翻译、文学、文化研究者齐聚我校,并感谢与会者对本次论坛的的支持。他向来宾们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教学情况,指出语言类、翻译类专业是我校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专业。他强调,本次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齐聚广外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会是广外更好地深入学习翻译,让翻译更好地帮助文学研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学。
黄友义发言
黄友义表示,在翻译研究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今天,将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聚在一起讨论中国文学、文化与世界的融合问题,这在国内是史无前例的。他认为,没有翻译文学,文化的传播就会受到限制,好的翻译就是再创作;而评价家则可以帮助作者、译者提高创作水平。
罗选民作报告
罗选民做题为“大翻译,大数据,大格局:文化记忆下的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文化传播是全球化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差异使得文化传播过程中冲突和误解频频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不充分的翻译甚至误译也会被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些会直接歪曲中国文化,影响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通过对当今中国翻译研究状况的反思,罗选民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出发,提出”大翻译,大数据,大格局”的概念,并对每个概念做了深入的阐释。
活动合影
据悉,本次活动由我校主办,由亚太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团队,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