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义教助学 情系山区教育

文字:工作组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7-16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7月12日下午2点,校团委副书记刘志军带领校团委干部一行到讴坑村联合举行“义教助学、情系山区教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讴坑村奖学助学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处副处长李和民、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分团委书记沈永英、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政治辅导员苏毅等参加了活动。
  

四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永通、四会市委机关工委书记、基层办副主任黄海光、四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永康、四会市教育局局长谢英达、四会市团市委书记汤家欢、石狗镇党委书记邓志森、镇长周兆贤以及石狗镇中学、中心小学、讴坑小学、集群小学的校长等参加了活动。


大会现场 

 

 

仔细聆听领导讲话

会议由驻讴坑村工作组组长麦培年同志主持。刘志军和四会市教育局局长谢英达同志在会上分别作了讲话。讴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卢土芳同志介绍了讴坑村及村文化教育发展情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驻村工作组组长、讴坑村党支部副书记麦培年汇报驻村工作及扶助村教育工作情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义教队员代表、东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学生党员郑海翔同学和获奖学生代表、2005年讴坑村高考第一名、省重点本科分数线学生卢桂莲同学(已被我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录取)分别做了专题发言。

刘志军在讲话中指出从96年开始,我校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奉献精神感动他人”为宗旨,沿着“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并举”的思路,组织了400多支队伍上万人奔赴各地开展义教、法律咨询等活动,今年更有54支队伍1075人,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天到讴坑村和石狗镇的两支义教队伍结合“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教育是强国富民之本,讴坑村的长远发展和致富也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学校希望能为讴坑村乃至四会市的教育发展和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希望全体义教队员牢记支持“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所肩负的重任,牢记全校师生的嘱托,虚心向勤劳朴实的讴坑村人民学习,磨练意志,克服困难,认认真真地搞好义教,以身作则,为乡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谢英达同志在讲话中代表市教育局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四会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热心开展奖学助学、“英语义教”,大力支持四会市教育。他指出,自恢复高考以来,讴坑村共有20多人考上大专以上高等院校,今年又有一位考上重点本科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讴坑村委会联合开展“奖教助学”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实践活动意义重大,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能力,提高素质,进一步激发该村中小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扶助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下乡”活动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举措。他预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暑假“三下乡”四会义教活动取得完满成功。


集体合影  

当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卢土芳代表村委会宣读了对2005年讴坑村高考、中考、升中考第一名的4名获得者卢桂莲、卢玉玲、冼森威、何家斌的奖励决定,并进行了颁奖。刘志军代表大学团委,资助了以722分考上肇庆中学、中考第一名的获得者贫困学生卢玉玲(该同学是卢桂莲的妹妹)一个学期的学费2000元。同时他和东语学院团委沈永英书记代表大学和东语学院一起向村小学文化阅览室捐赠了价值约4000元的各类图书,向贫困家庭、五保户捐赠了一大批衣物、床上用品。到目前为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资助讴坑村贫困学生13人,资助贫困生学费7848元,给村小学捐赠了价值16000多元的体育器材、教学设备以及图书。

这次“义教助学”“三下乡”活动主要由我校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与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四会服务队承担,其中东语学院24人,英文学院志愿者人数22人,共46人,带队教师2名。志愿者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出来的,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有团体合作精神、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严守纪律;英语口语水平良好;有某方面的特长;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调研能力;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活动的义教对象包括:讴坑村小学、集群村小学和石狗中学,其中中学生330人,小学生220人,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义教时间:小学7月12日至24日,为期12天;中学7月12至19日,为期7天。通过活动,帮助村中小学生打下英语学习的基础,激发村中小学生努力学习的兴趣与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中小学生拓展素质与能力,进一步推动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通过活动,使广大团员学生进一步了解“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加强对省委“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了解,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实践基础的认识,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才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把爱国热情与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为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磨练队员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给孩子们表演节目  

最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四会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在“情系广外、心连讴坑” 的响亮口号声正式启动,并举行了英语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