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日记
7月21日,经贸志协两名队员随同广中医大学三名研究生,到双东镇进行当地医疗卫生条件的调查。


在双东镇镇长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当地唯一的一家医院。该医院党委书记热情接待我们,并详细介绍了该院的状况。医院面积不大,但基本的医疗设施齐全,并在对村民医疗保险工作方面犹为出色。最后,书记带我们参观了医院。

离开双东镇之后,我们来到龙凤村拜访村中名医杨老先生。杨老先生高寿70,但身体健壮,精神奕奕,他行医50多年,博览群书,拜访名师,并通过自己探索实践,学有所成,精通中医疗术,成为村中家传户晓的名医。

名医知识渊博,并不吝赐教,对广中医的同学传授了很多民间祖传秘方,而广中医同学也十分虚心地向杨老先生取经。杨老先生精湛的医术让我们折服,他竭尽全力救死扶伤的医德更让我们对他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
长达四个小时的谈话,对于一心求学的广中医同学来说真是太短了。无奈终须一别,我们不舍地离开了杨老先生的家。
香港义工日记
罗定,一个在香港几乎没有人认识,甚至有地图也未必能够轻易寻找到的地方。然而,一连为期六天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一同进行的交流圈便是在这个既陌生又期待的地方开始了……
从7月18日早上的八时半正式踏上旅途开始,经过不少大城小镇,甚至半路上汽车机器失灵,我们还是在黄昏的时候满面倦容地抵达目的地——罗定职中。

放下行李,我们便到饭堂用晚膳,但一向不愁衣食的我们看见这些饭菜不禁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很多油啊!女孩子们更是叹气连连,而更多的人则选择的忍气吞声地把饭菜吃下,因为这也算是一种锻炼和体验吧!晚上,睡惯软绵绵床褥的我们可真是犯愁了,因为那些床是双层的硬板床!可是我们也得要忍下去。可真正的挑战,却是洗澡和上厕所,这个问题使得我们,特别是男生,深感痛苦的一件事情。而各个难熬的问题,便成了第一天来到罗定的生活体现。

第二天的早上,我们起得比平时上学还要早,原因是要准备各种教具去应付今天一整天得教学生活,我既期待,又紧张;期待去接触我的小同学们,便又担心自己教得不够好,不够生动有趣。可是,踏进课室的一刻,就发觉我们的“学生们”根本热情得不得了,按伙伴们说,是热情得失控了。热情是够热情了,可是一到上课,他们便一点劲儿也提不起来,令我们都感到沮丧非常,因为我们经过精心编写的教材竟然半点也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真令我们失望。他们对英文简直是有讨厌的表现,但是,在午饭后,我们进行了有趣的活动艺术教学,才挽回他们的注意力,亦使我们舒了一口气,感到些许成功感。



下午的课程完毕以后,我跟Paisy以及其余三个大学生到一位贫穷的学生进行家访,他家中有生病的老父,以及母亲兄妹共五人,但却只依赖母亲当清洁工所赚取的微薄薪金以及社会保助金以维持生活,而且他们的居住环境恶劣,家住上百年老屋,生活也算是清贫。我们通过访问,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幸福,而不明白,不理解的贫穷问题亦实在太多,但从这次的体现,我认为不论身处何地,贫穷都令太多人吃尽了苦头。我无法认为他们生活上做一些很大的改善,只能送出我由衷的祝福、问候,以及鼓励,希望他们能够自强不息,贫穷能够离他们而去。
家访日记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们三位老师和来自香港义工组织V联盟的社工对我班的一位贫困生余同学进行了家访。


一进入余同学的家,从其周遭的环境与装饰,立刻感受到其家境的困窘。我们几位老师和余同学及其父母进行了一番详细交谈。余同学是年级中的学习尖子,刻苦读书,但家境贫困。我们了解到现今他父亲失业抱病,仅靠母亲几百元收入维持家计,家中还有一兄一姐读书,家庭负担十分沉重。在了解情况后,我们表达了对余同学的关怀之意,给予他精神鼓舞与激励。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再一次感受到现今社会对贫困家庭生救济体制的缺陷。社会上还有许多像余同学这样刻苦学习的贫困生,现在,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家庭负担,阻碍到其更好的成长发展,这些问题的确值得让人深思。同时,余同学刻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感动了我,成为我今后学习生活的强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