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7月24日从学校出发,到8月1日回校,在香港参加“珠三角论坛2005”的一个星期就像一场鲜活刺激的梦,每一个点滴都满溢着骄阳的热情、海风的舒爽、霓虹的梦幻、骤雨的狂放——这,就是我第一次与她亲密接触后的印象。
第一幕——热情骄阳
过了黄埔,当巴士驶过长长的狮子山隧道,仿佛进到桃花源的五柳先生,我惊诧于这片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天地——香港原来有这么多山。路窄坡陡,车小心行驶着。车盘行了不久,阳光下的大海豁然于前。海波粼粼,素帆点点,“好美!”,车里赞叹声不绝。

到了香港科技大学,才知比这天气和风景更热情的是论坛主办方——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办事处的朋友们。他们全部是刚刚进大学不满一年的Freshman。可不要小看这些大一生,工作起来他们还略显稚气的脸上透出的是干练成熟的神情。就这样,在迎接仪式上互相认识后,我们的不解之缘就开始了。
第二幕——舒爽海风
看过北方一些城市的海,比如大连的海,比如青岛的海。香港的海风,不同于她们。她滤去了些许咸腥味,多了几分温和,还褪去了些许潮湿气,多了几分稳重。傍晚穿着拖鞋走在海边小路上的感觉是极其惬意的。不必担心会被海风吹得皮肤粘粘,也不用烦恼被海风吹到脸泛潮红。

在香港的第三天,下车伊始的兴奋感和新鲜感早已不在,体力和脑力的过度消耗令每个人都疲惫不堪(论坛中有密集的研讨会和集体游戏等内容)。可尽管如此,每当听到带队香港的朋友们用已经嘶哑的声音喊集合,看到他们充满倦容的脸上仍挂着笑,拖着疲惫的步伐为我们跑上跑下的时候,心里的感觉一如我所感受的香港的海风一般,甜甜的,柔柔的,有说不出的舒爽。就是他们,这些刚认识了两天的朋友,让我感觉到如此真实的感动。

第三幕——梦幻霓虹
久慕香港“不夜城”的美名,可真正领略她夜色中香艳的容姿已经是到香港的第四天了。(香港夜景照片)香港的市内交通工具有“叮叮”(城市清轨),小巴,双层游览巴士,地铁和出租车。叮叮,顾名思义,是有着百多年历史的会发出叮叮铃声的有轨电车,虽然是最慢的一种,但是她那古朴的历史气质吸引着众多游客想去体味一番。小巴速度快,遍布各地。双层游览巴士就更有情趣了。坐在上一层的最前排,窗外美景一览无余。加上迂回又时上时下的小路,司机纯熟的开车技术,让人仿佛坐上“云霄飞车”一样刺激过瘾。地铁也同样给人惊喜,时而走地下,时而行地面的地铁你坐过吗?让乘客享受飞速向后闪过的不是黑乎乎一片而是绚烂的霓虹的地铁恐怕惟独香港才有的吧。太平山顶俯瞰香港的夜,中银、金融中心、会展中心等摩登建筑的白炽灯,旺角、铜锣湾等购物中心,兰桂坊等游乐中心的霓虹灯,以及海岸上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的渔船的残灯,都是香港“不夜城”这一集合的构成部分。身处“不夜城”中的香港人,夜生活自然丰富。这一点从午夜电影的座无虚席,便可见一斑了。
第四幕——狂放骤雨
也许是为了让我们一睹香港的雨中风情,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在第五天骤然变得风雨交加。风雨之中的浅水湾是神秘的。她翻卷起波涛,激荡起浪花,印证了此处有神龙探头饮水的古老传说;风雨之中的维多利亚湾是落寞的。少了人群喧闹的星光大道能否冷却过热的体温,给自己安静独处的空间呢;风雨中的太平山是浪漫的,用天然云雾缭绕的香熏浴,涤净久日来的尘嚣不好吗?和收放自如的香港的雨一样,来得猛烈,去得无声,亦是香港人的感染力所在。难忘第一天初识的笑脸,难忘第二天越野的汗水,难忘第三天篝火的舞蹈,难忘第四天出游的狂欢,难忘第五天话别的依依……
尾声
每一个点滴都是难忘而珍贵的。骄阳、海风、五彩霓虹与狂放骤雨中所寄予的对生活的执着与热情汇成了璀璨的星光,在绵长的海岸线聚集了无限的能量,在香港的每一个角落迸发,在港人的每一次创意中升华。我们短暂的停留了6天,但我们所经历的将铭记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