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好一段山路后,车子把我们带进了这个山区的小镇中。
这就是我们三下乡中进行义教活动的中学所在的小镇。小镇被连绵不断的山丘包围了起来。或许,这是造成他们信息闭塞,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拥抱令身处于石屎森林中的我们羡慕不已的财富。二十四小时与大自然的亲近——我们遗失已久的幸福,而他们随手可得,只能坐在音乐厅里欣赏钢琴曲的都市人,又怎能感受得到他们在山上唱山歌的乐趣。

小镇一瞥
小镇的公路看起来像是这几年才新建成的,这是进入小镇的唯一通道。平时进山的人少,以致于小镇上的居民看到我们的车子驶过,都用好奇的目光向我们行注目礼。
车子在往梅东中学的方向驶去。
小镇并没有多大。不久,我们就见到“梅东中学”四个字在一个小山坡上若隐若现。好心的司机打算把我们送进校内,但却被停在路上的一辆拖拉机挡住了去路。我们只好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徒步上“山”。
中午的骄阳似火。
道路两边是大片的稻田。蓝天白云下,这边已经收割的稻田中只剩下稻杆在孤独地伫立。那边的稻田里,农民正在忙着插秧。我们来这里,不也是背负着让下一代更好地成长的使命吗?

已经收割过的稻田
还有几栋是看守稻田的农户的房子。房子是他们自己筑起来的,外墙没有做任何修饰,红色的砖还裸露在外面。

农民的家就守在田边
山坡并不高,走了一会就到学校了。因为是暑假,学校的大门紧闭。敲了门后,长年驻守学校的守门人才出来为我们开了门。学校并没有想象中的残旧。教学楼前的空地上还铺着刚收割下来的稻谷,在太阳底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升旗杆也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奇特的螺旋状光辉
但当主任把我们领到学生宿舍的时候,我们意识到接下来的那七天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挨不下来的:随着钥匙插入锁口中一转,门被打开了。扑鼻而来的是一股发霉的味道。墙角有只蜘蛛在织网,窗棂上积满了灰尘,地面狼籍一片,双层床早已锈迹斑斑,破旧的桌子靠墙堆着,一根电线连着泛黄的灯泡从天花板上坠下来,成为屋子里唯一的照明工具。当我们庆幸头顶还有风扇的时候,却发现无论再怎么扭转开关,也无法使其继续旋转……
墙角的蜘蛛
平时那些学生就是住在这样的宿舍里的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又怎会明白"席梦思"对于他们来说是奢侈品呢?
暗自叫苦的同时,不断提醒自己:我们不是来享受的!于是硬着头皮把行李往里面搬。为了可以住得舒服些,男生开始调整床板,女生则负责打扫卫生。大家也干得不亦乐乎。

男生在调整床板

女生在打扫卫生
当宿舍整理完毕后,也已经到黄昏了。很快太阳也完全隐退.夜幕降临了。
山里本来就静,一入夜就更是悄然无声。宿舍门口有好几只小癞蛤蟆在蹦跳,可能是循着灯光跑来的。第二天就要开始正式进行义教了,因为宿舍没有椅子,我们都要去到教室备课。第一次进教室备课,看到那个用砖头加水泥砌成的讲台,我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当地学校主任领我们考察教室
当天晚上,花姐(我们队长)递了一份名单过来,告诉我们那些就是我们的学生。我盯着那份名单好久,把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念了一遍:其富,其贵,健辉,明兴......在这些名字中,不都饱含了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吗?希望他们将来大富大贵,希望他们健健康康,明天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另一片辉煌。
山里的人有着对山外的渴望,或许他们只能留在山里守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块田,但他们却梦想下一代能替他们走出去,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
我感到我的肩上扛着他们的梦,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