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月19日下午, 我校2010年下学期MBA教学工作总结暨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校区六教A301举行。前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副校长石佑启、陈德萍、研究生处处长袁泉、商英学院院长郭桂杭、管理学院院长钟育赣、财经学院院长陈伟光、MBA教育中心主任孟庆轩、MBA任课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代表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我校客座教授徐二明等出席会议。会议由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孙建军主持。
石佑启:内练真功 外拓市场
石佑启在发言中指出“一流的师资才有一流的学生”。 他认为教学是MBA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展示项目特色的重要窗口,所以只有以不知足的心态夯实教育师资队伍,才能为我校MBA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在对竞争激烈的MBA市场进行剖析后,他突出强调了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石佑启要求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在忧患中谋生存、在压力中谋发展、在竞争中展实力。他勉励大家立足当前,既要内练真功,也要外拓市场,苦干巧干,力争上游,谋划长远,共同努力打响广外MBA品牌。

石佑启勉励大家共同努力打响广外MBA品牌
孟庆轩:撬动资源 创新发展
会上,孟庆轩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MBA是一个需要激情和投入的Business of business school。接着,他分享了自己关于我校MBA发展战略的思考心得。首先,他认为整合我校资源筹办DBA(工商管理博士)项目,使之与MBA项目强势互补,可以起到借船出海,带动我校MBA项目发展的作用。他进而从MBA、EMBA教育发展历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创办DBA项目做了可行性分析。孟庆轩说,好的大学和好的MBA项目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MBA的品牌价值是大学价值的延伸;而另一方面,MBA项目也要努力凸显自身的价值。他认为只要不断撬动资源、谋求创新,准确定位并不断提高内在价值、做好宣传推广项目,短期内实现广外MBA异军突起指日可待。最后,他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为MBA的发展出谋划策。

孟庆轩希望短期内实现广外MBA异军突起
徐真华:“培养有领导能力的世界公民”
徐真华强调学生培养的定位问题。他以美国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不约而同地把培养不同素质的“世界公民”作为目标为例,指出我校MBA教育也应致力于以培养合格的、有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世界公民。这个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来支撑。他认为我校MBA项目要立足高起点,多聘请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

徐真华强调学生培养的定位问题
徐二明:MBA教学的“学、想、用”
徐二明简要介绍MBA认证和品牌特色问题后,着重在教学层面分享心得。他说,学与用、学与想,学与写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写”要求在论文写作方面注重指导学生写作的逻辑和运用分析工具;“想”要求教师培养有社会责任和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思维的人才;“用”要求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各种问题。

徐二明谈“学、想、用”
陈德萍:加强学科整合 培养综合能力
陈德萍在肯定我校MBA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后,结合自己论文指导工作经验和珠海企业调研实践的体会,提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各门课程的整合,提高MBA学生综合思维分析能力。此外,他还表示准备召开MBA教指委会议,充分聆听教指委意见与建议。

陈德萍要求提高MBA学生综合思维分析能力
孙建军:提供MBA教育价值是关键
孙建军指出,从教学反馈情况来看,教师认真投入的态度获得学生普遍认可。但是,好的MBA教育关键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管理教育,扩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带给学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的言行、着装和态度也应该与项目的使命保持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和教育学生。

孙建军谈好的MBA教育价值
会上,郭桂杭、杨韶刚、周文贵、钟育赣等积极发言,共同探讨市场定位与发展策略、市场分析与招生推广、改革与培养模式创新、国际化发展策略与国际合作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面对即将到来的合格评估,周文贵特别建议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照合格评估的相关具体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曾驭然则从POE的两种理解(Project oriented Education和Problem-solving Oriented Education)分享了她对MBA培养的理解。
原MBA教育中心副主任、现商英学院副院长吴易明对本学期的教学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行了总结。吴易明介绍了MBA的教学运行和评估情况,特别是在课程创新、国际化进程和企业与社会实践方面探索的新思路。会议还举行MBA2010年度优秀教学奖颁奖仪式。副校长石佑启分别为获奖的MBA任课教师郭桂杭、朱文忠、黄磊、蒋涌颁发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石佑启为获奖任课教师颁发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