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徐真华教授做客附属中小学谈“如何成为学生爱戴的教师”

文字:通讯员 郑莞霞 陈又新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3-28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师者,何以为师?在讲座一开始徐真华教授便给听者一个思考的空间。3月25日下午,附中附小邀请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教授在学校礼堂作题为“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的讲座。附中、附小、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聆听了此次讲座。


徐真华教授作讲座

  徐真华的讲座从师德说起,谈到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为社会培养全球化的高素质公民等6个方面。

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首先要重视个人修行

  徐真华认为,教师在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个人的修养就尤为重要。在讲座一开始,他就指出从中国历代名人对教师的要求看出,教师个人的品德须是高尚的,师德之于师者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一些教师不注重个人言谈举止的现象,他提出要学会正确地处理相对不满。教师要学会处理个人的不满,学会引导沟通,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不能将个人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中。

  在谈到师生关系的时候,徐真华认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而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则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他指出不同的教育方法会给学生带来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教师对于待学生应有最大限度的信任与更多的平等、关爱。教育工作需要爱心、细心、耐心与智慧。“在许多时候,心平气和的谈心比雷霆万钧之怒,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达到认识错误、改正缺点的目的。”他总结道。

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全球化的高素质公民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现代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问题上,是培养学生个性,还是学习基本的学说和定理?徐真华通过列举、对比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办学目标后,提出中国的教育应以培养全球化的高素质公民为目标。他说,广外在2003年提出培养全球化的高素质公民,同时提出了“3个转变”的指导思想:一是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学;二是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思考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么思考;三是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做什么人,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做人。这三个指导思想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也同样值得深思。

  徐教授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充满睿智深刻的思想,生动真实的案例,再加上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在场听课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学校教职工对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