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4日下午,我校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大会在北校区云山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南北校区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庆祝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建团89周年,共同观赏广州粤剧院带来的红色经典剧目《刑场上的婚礼》。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校团委书记谢秀兰等出席了活动。
许国彬代表学校党委致辞,并对共青团工作和我校青年提出工作要求和希望。许国彬在致辞中说:“五四精神薪火相传,92年来,尽管历史不断发展变化,时代任务不断更迭,但五四精神对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优秀青年的影响却从来没有改变,那就是对共同理想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也始终是推动中国青年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他指出,青年师生弘扬五四精神,必先举起爱国主义的大旗,倍加珍惜国家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始终追求进步,坚持梦想、勇于担当,在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崇尚科学,着力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思维,坚持科学实践,实现科学创造。

许国彬强调五四精神的重要性
许国彬充分肯定学校共青团,过去一年在思想引领青年、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高雅校园文化艺术,特别是在服务亚运会、亚残运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他指出,2010年5月我校团委首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也获得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这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团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各级团组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育人效果;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服务和谐社会的发展。
许国彬代表学校感谢广州粤剧院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并向广州粤剧院赠送纪念品。他说,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中国青年的节日,是大学生的节日。学校特别邀请广州粤剧院为师生演出红色经典剧目,粤剧《刑场上的婚礼》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暨广州起义八十周年,由红线女老师提议,广州红豆粤剧团即广州粤剧院创作排演的红色经典剧目,“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用这样一个故事,激起广大学子对理想、对信念、对价值、对青年人生的无数思考”。本次活动既是用丰富多样的形式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迎接建党90周年,也是学校走进文化名家名团百场系列活动和今年“红色征程,精彩出发”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之一。

许国彬向广州粤剧院赠送纪念品
红色经典的现代大型粤剧
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是我国优秀民族艺术的奇葩,以其鲜明的语言艺术、音乐和表演方式等特色在海内外独树一帜、长盛不衰,她超越粤语地区的限制,走向世界。广州粤剧院以新的理念和观念开放办剧院,用现代审美做传统戏曲,大力宏扬岭南艺术。《刑场上的婚礼》至今已上演近230场,曾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今年还作为“文化广州中国行”在北京的揭幕演出。
剧中的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广州的故事,他们为理想而坚持奋斗,最终牺牲生命,一个年仅23岁,一年年仅24岁,这是80多年前广州青年的故事,青年共产党员的故事。

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故事”
欧凯明(饰周文雍一角)介绍说:“《刑场上的婚礼》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它的题材上,故事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广州。另外,本剧是通过现代的舞台布景、背景音乐和灯光设置向观众展示这个红色革命故事。”《刑场上的婚礼》在唱腔方面不失粤剧本色,加入许多现代元素。感染力极强的唱词念白、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牌、贴切活用的古诗古文,让观众一饱耳福之余还领略到粤剧之美。观众何同学说:“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在《刑场上的婚礼》说得多合适啊!”
值得一提的是,《刑场上的婚礼》的舞台美工美轮美奂,动感十足,带着浓浓岭南气息的珠江畔码头、广州西关大屋等一一作为舞台布景呈现在舞台上,尽显岭南特色,呈现出了水墨画般大气、油画质感般真实和魔术般迷幻视觉效果。

现代粤剧声光电结合的舞台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两情难舍疑梦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元宵佳节,今宵梦醒何处?黄花岗,珠江岸,寒铁窗,对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剧末,走上刑场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已经泪眼模糊。随着枪声响起,漫天的红棉花瓣徐徐落下,观众也被带到悲伤和感动的世界。静谧的几秒钟后,热烈的掌声在云山会堂久久不停。欧凯明说:“广外的学生懂戏,他们的掌声鼓励我要表演得更好!我一下子就入戏了。”

刑场上拜堂
革命精神,世代相传莫相忘
来自东北的李同学说:“《刑场上的婚礼》比我想象中的还好看,我还怕自己听不懂粤语呢。我为男女主人公紧张啊,他们连照片都不知道寄给谁,他们没有来得及享受爱情的甜蜜,就牺牲了,看完之后我很想哭。我们现在的幸福就是他们的幸福,爱国精神薪火相传。”
又讯 5月4日下午,来自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学院电脑义修队和校团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近50名青年师生,在北校财经学院教学楼电脑室用电脑义修的形式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据悉,本次义修的对象是学校电脑室已报废的150套电脑,维修好后将作为扶贫物资捐赠给学校挂职团干挂职所在地贫困山区中小学,建设一批希望家园电脑室,提升当地的信息化教育水平。

教育技术中心老师检修电脑
从报警声长鸣到师生欢声笑语。义修活动伊始,电脑室里此起彼伏地响起电脑主板的报警声,其中一个电脑室还因为某台电脑短路而数次导致跳闸。面对一片黑漆漆的电脑屏幕,24名教育技术中心青年党团员和全体学生在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乔万林、副主任陈燕、陈平仲的指导和带领下,逐个检测、排查,逐个攻克维修难题。维修过程中,一名老师打趣说:“维修工作的技术含量很高,一点都马虎不得!”经过师生们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目前大部分电脑已经可以正常运行。

修复后的电脑
在接受采访时,陈燕告诉记者,这次扶贫电脑的检修工作时间急、任务重,加上之前参与维修工作的北校区学生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所以教育技术中心党总支决定配合校团委的义修工作安排,在五四青年节下午学校停课时段,组织中心青年党团员通过技术和劳动,为学校扶贫工作做贡献,过一个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作为信息学院电脑义修队的成员,我们很乐意为学校的电脑义修工作做出一些努力。这次能够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参与这次特殊的庆祝五四青年节活动,意义很重大,也是我们义修队的荣耀。”一位义修队成员这么说。
我校各学院近期也举办了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系列活动,我校青年师生还积极参加了“我与祖国共奋进”首届粤港澳—北大清华“五四”网络青年节等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欢庆五四青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