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互利共赢

文字:李晓晴 麦定怡 图片:冯伟鑫 麦苑晖 李青铧 编辑:周喆 麦定怡 发布时间:2018-05-30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5月30日,由广东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粤高校中外学生价值观对话会在我校举行。四位中外师生主讲嘉宾观点交流碰撞,为来自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我校三所高校的300多名中外师生带来了一场耳目一新的对话会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传光、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左鹏军、我校翻译学院助理教授Stephen Rake和俄罗斯留学生吴静姝发表主旨演讲,对话会由我校留学生教育学院院长梁学宏主持。

倪熙致辞

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处副处长倪熙在致辞中指出,中外价值观对话会是其中极富创见与卓识的一个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拓宽广大师生的视野,帮助师生形成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引发师生对于文化自信的深层次思考,进一步增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决心和信心,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高度自信,更加主动自觉地培育、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海春致辞

我校副校长刘海春提到,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我校在工作机制、平台建构、条件保障等方面为其提供支持,并积极参与策划组织粤高校中外学生价值观对话会活动。他认为,此次对话会能成为在粤高校中外价值观交流系列活动的良好开端,也会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做出应有的贡献。他期待暨大、华师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中心展开更深层的合作,共同促进广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研究工作。

魏传光作主旨演讲

魏传光指出,共同价值体的建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各民族、国家、地区的粘合剂与做出利益选择及决策的价值依据。Stephen Rake表示,某一个国家拥有例外或优先的价值观念是既不可取且不奏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理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达到互利互惠的效果。左鹏军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文化意义,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经验的深刻反思和精辟总结,是对目前人类现实处境和真实状况的深刻洞察和清醒认识等。吴静姝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这需要每个人充分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与文明程度。


主讲嘉宾回答听众提问

观众认真听取讲座

四位主讲嘉宾围绕听众提出的如何逐步完成从构建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到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转变、人类共同价值观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校和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我校团委、科研处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嘉宾与部分中外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