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六秩华章】党建引领筑根基,思政铸魂育新人

文字:党办校办、组织部、学工部、杨欣 图片:组织部、学工部、广外新闻网 编辑:宾锐光 肖曼 发布时间:2025-11-08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六秩春秋,弦歌不辍。广外自创立之初,便与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事业紧密相连。六十载风雨兼程,学校始终与祖国发展同频,与时代浪潮共进。

值此建校60周年之际,学校推出“六秩华章”系列报道,系统梳理一甲子的办学足迹与辉煌成就,深入总结发展历程中的典型经验与创新实践。报道立足党建思政、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育国际化等维度,全方位呈现广外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湾区建设的使命担当。

甲子轮回,风华正茂;征程再启,未来可期。让我们一同回望这段不平凡的岁月,感受跃动的奋进脉搏。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起点上,广外必将赓续荣光,绘就更加壮丽的篇章。


60载栉风沐雨,60载砥砺前行。回顾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各级党组织始终是推动学校进步的“领航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党委以坚定的政治方向、有力的组织行动和深厚的思想引领,为学校发展筑牢根基、注入动能,各级党组织成为学校教育事业行稳致远的核心保障。

回顾历次党代会: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自1995年合校组建新大学以来,广外共召开了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四次党代会开启学校教育事业四次新征程,引领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实现四次新跨越,让教育事业在接续奋斗中不断迈向新高度。

第一次党代会: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跨越式发展

2001年7月,我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这次党代会确定学校战略目标:内抓管理、外谋发展,抢抓机遇,奋力开拓,走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这次大会总结了合校组建新大学以来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学校改革发展的任务和措施,确定了学校新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

第二次党代会:“三个五年,分三步走”,建成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2006年5月,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提出到2020年把我校建成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为此,学校制定了“三个五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五大战略”(学科发展战略、科研提升战略、教学品牌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教育国际化战略)。深化五项改革(校院领导体制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体制改革、校内分配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三项基础工程”(完成校区布局调整、加快管理重心转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以增收节支为核心的资源保障工程)。

中国共产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

第三次党代会: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2012年4月,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大会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目标,即到2025年建校六十周年时,将我校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大会总结了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六年以来的五大成就,提出六大办学经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强化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今后五年六大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以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优化学科布局和体系;以推动学术“走出去”为契机,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以汇聚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以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

次党代会:推进六大“卓越工程”,开启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

2019年10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大会总结了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广外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国内外发展大势和高等教育面临的任务,提出了新时代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今后五年学校重点实施的“六大卓越工程”,并强调以高水平党的建设引领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今后五年学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引育、社会服务、教育国际化上努力实现“六大新突破”。重点实施包括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卓越学科引领工程、卓越师资引育工程、卓越开放合作工程、卓越文化建设工程、卓越治理体系工程等“六大卓越工程”,努力构建与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工作体系和发展格局。

中国共产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

盘点党建思政亮点:擦亮品牌聚力赋能,守正创新铸魂育人

作为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党建思政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时代发展为导向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精准对接学校发展需求与师生党员思想动态,全力打造具有鲜明广外特色的党建思政品牌项目。

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赋能“冲一流”

从2012年至2015年,广外实施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2012年实施“四心”行动(思想引领“信心”行动,素质提升“恒心”行动,激发教师“爱心”行动,组织关怀“暖心”行动);2013年书记项目实施“四推工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推进参与实践服务,推进职业幸福感提升);2014年书记项目实施“四优建设”(激优动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创优机制,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做优服务,提升社会实践服务能力、培优环境,提升职业幸福感);2015年书记项目实施“四强工程”(强化思想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提升党建工作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在建设高水平大学新机遇中提升深化改革能力、强化制度保障,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新征程中提升依法治校能力、强化实践导向,在国家发展新需求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党建工作例会暨高质量党建赋能学校事业“冲一流”工作推进会

近年来,学校着力实施卓越党建引领学校治理效能“四提升”行动、高质量党建赋能学校事业“冲一流”行动、“五大改革攻坚”行动,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等,不断提升“广外所能”服务“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的契合度贡献度。截至目前,学校有1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2个教育部全国样板支部、“强国行”团队等国家级项目,省级以上党建“双创”项目49个。学校扶贫绩效考核在全省省直单位中排名第1,获评“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云山学生勤工助学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党员教育:实施“三个抓手”“四培工程”,构建四维施训体系

2008年广外党委提出并实施“三个抓手”和“四培工程”的党建工作建议。所谓“三个抓手”是: 一年级抓高中时期的团干学干,重点培养,主动发展;三年级抓入党积极分子,广泛培养,积极发展;四年级抓各类先进典型,抓紧培养,及时发展”的学生党员发展思路;所谓“四培”工程是:将学生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学生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将教师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教师培养成学术骨干。实施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度、党员志愿服务机制、党员学生勤工助学培养体系等方式,于2012年被《广东党建》誉为我校学生党建的“三张名片”。

“云山党旗红”我校党委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开展主题党日

近年来,学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云山党员先锋”工程。建立“国内+国外、机关+院系、干部+党员、培训+挂职”四维施训体系,开展管理干部海外培训、校部机关与院系干部双向挂职、乡村振兴驻点帮扶等实践锻炼。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在决策咨询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助力国际传播等方面做先锋表率,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思政教育:实施“铸魂系扣”工程,培育思政精品项目

2014年9月,作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单位,广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在全省工作交流会上获推介,并被省委宣传部《广东宣传》刊载。2017年,全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中心落户我校。学校持续打造“理论育人”、“文化育人”、“榜样育人”、“实践育人”和“国情育人”五大平台,以项目制创新推动“铸魂·系扣”工程,截至目前,“铸魂·系扣”工程共打造了四期共84个精品项目。“铸魂·系扣”工程获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铸魂·系扣工程》《明德书院》案例获评全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

“铸魂·系扣”工程获2016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2020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2024年,“五育园”——心理育人活动基地获评教育部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以“勤”育人,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语通世界,胜任全球:外语类高校“一核五链五工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学校打造“九个易”“易心向党”等“云思政”品牌活动,助力广外学子筑梦启航,荣获“全国易班优秀共建高校”。

学校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高校

文化建设:打造活动精品,传承大学精神

2014年,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中,学校提出打造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特色工程”“学术工程”(“三大工程”)。2022年11月“广外人共同的记忆”白云山校区校史馆建成开馆。2023年11月梁宗岱旧居揭幕以及2025年11月彰风馆揭幕,成为广外传承大学文化精神、服务师生校友的重要平台和爱国荣校教育基地。

校史馆揭幕仪式

近年来,学校整合红色资源,举办红色文化节活动,开展“十大校园文化精品”评选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成就奖”评选活动,打造“大使大讲堂”“外交官讲思政”“人文大讲坛”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承办“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开展“宪法进校园”“宪法晨读”“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活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以“文化润心计划”为牵引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青春广外”系列草地音乐会、交响音乐会、合唱比赛、舞蹈大赛、文艺晚会、话剧之夜等活动,形成以英文戏剧大赛、世界文化节、欧罗巴文化节、东南亚风情文化节、亚非文化节、丝路文化节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化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十六届世界文化节开幕式现场